枫林村宿松县革命遗址渡江作战练兵场遗址

年4月20日晚至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大军,发起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渡江作战。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人民军队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陆、海、空军组成的长江防线,为后来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进而解放全中国创造了重要条件。

横渡长江这样大规模的水上作战对于人民解放军来说是第一次。没有现代化的舰艇,也缺乏水上作战经验。好在长江北岸曾是抗日根据地,群众觉悟高,在地方政府的协助下,很快组织起了由大量木帆船组建起来的船队。战士们则在湖泊、河流中去通过训练,演习来适应水上作战,克服晕船,军民团结一心,在长江北岸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水上练兵运动。

宿松县高岭乡枫林村地处太湖、宿松、望江三县交界处,东与太湖、望江隔湖相望,西与程岭乡一水相连,南临泊湖,北与汪冲村接壤,三面环水,一线通陆。是长江北岸天然的水上练兵最佳场所。

高岭乡文化站站长熊文刚近几年一直在搜集枫林村渡江作战练兵场的史料,他介绍,年3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先遣部队第15军从太湖南部进抵宿松,解放高岭、长铺、程岭、许岭、下仓、九姑、千岭等沿湖以北地区,担负第4兵团渡江突击作战的第44师第团驻扎高岭枫林汪家大屋。4月17日,第15军第团乘坐宿松船工队船只离开汪家大屋,开赴渡江作战前沿阵地。

今年83岁的汪传友,曾经担任高岭乡武装部长,时年11岁的汪传友在私塾读书,突然见到这么多穿着灰色军装的军队威风凛凛开进村子,他和他的同学都是带着好奇,偷偷摸摸、躲躲闪闪想接近又不敢接近。与他差不多同龄的孩子,至今健在的还有:汪唐开、汪乐阳、汪张开、汪张桂等,他们对72年前的这次驻军记忆犹新。

据这几位老人回忆:当年来到枫林村的是一支大约人的部队,指挥部就设在汪家大屋祠堂,首长住在村民汪团彩家中。汪家大屋,是号称户人的大村庄,系长江边的丘陵地带,百姓以打渔、种庄稼谋生。

官兵进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每家每户看住房,住房谈妥之后,就是进行卫生大扫除,房前屋后、屋里屋外打扫卫生,铲除垃圾。

劳动和训练的间隙,战士们有的还为老百姓挑满水缸的水,其中有一位为首的,估计是某个首长,有一匹白马,还有警卫。有纪律、有秩序,秋毫无犯还处处帮助群众的部队,让先前不知躲在哪里才觉得安全的孩子们开始接近官兵,不再害怕,甚至经常去给首长的马匹喂食粮草。

部队安营扎寨下来后,官兵又开始进行第二件事,就是开展宣传发动。有一对一的口头宣传,有在墙壁上书写“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等标语,还有是用文娱节目宣传,跳秧歌舞,演说大鼓书,唱快板等等。

部队在驻地群众大力配合支持下,经过五、六天的努力,征集到船工多人,木船多艘,建立起一支强大的船工队。官兵与村民一起在湖边或者河边开展水上练兵,军民同心,互学互助,撑篙、划桨、摇撸、掌舵、卧倒、瞄准、射击、队列。

与此同时,第4兵团各军、师、团、营首长多次到驻地观摩水上练兵实战演习,第团不仅立下了4月21日“渡江杀敌第一功”的实战战绩,也为整个兵团渡江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练兵经验。

为了苦练渡江的本领,船民们手把手教部队战士如何驾船的技巧要点,如快速敏捷上下船,划船、撑槁、掌舵、摇撸、扬帆等等,训练中,战士们不顾风雨成天都泡在水里,上船一身水,回来一身泥。船只不够用时,村民还纷纷献出门板、竹床、划子甚至用来做棺材的木料做成简易木筏供士兵们训练。20天的模拟实战,为即将打响的渡江作战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汪家大屋,村民汪文中早就为部队提供了他先前沉在湖底的十几艘船只,汪传发、吴金高、沈营楼、周克佳等熟悉水性的渔民帮助士兵训练水上驾驶技术,并主动参加了随后的渡江战役。汪传发、吴金高顺利将士兵送过长江对岸,两人因此获得部队颁发的《渡江船工光荣证》。

光荣证是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军政治部特制的一种证书。证书全文如下: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所进行的抢渡长江,解放全国的作战中,船工英勇参加,不怕艰难,横渡天险,在这一伟大壮举中光荣立功,在革命历史上永垂不朽,特制光荣证书,以为纪念,赠给工友吴金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军政治部。

落款日期上写着一九四九年,盖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军政部的大印。

吴金高祖祖辈辈以打渔为生。在年去世。

吴金高的女儿吴先娥说,年3月27日,那一天,大概有10多名解放军坐上他家的船,并一路扛着枪前往长江,当时他的父亲掌舵,母亲在扯帆撑篙,顺利到达了小孤山脚下。

4月20日渡江战役当晚,吴金高的船载着战士划到长江中间以后,就被国民党的军队用探照灯发现了,并受到了敌人冲锋枪和大炮的攻击。当时船上一位解放军受了伤,掉下了水。吴金高因为生活在水边,懂水性,划水把解放军救上来了。在搭救落水解放军的过程中,吴金高左手被船上的铁钉划伤,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疤。这道伤疤和当时颁发的光荣证成为这个家族的荣耀。

而同样是驾着自家小船载着战士渡江的沈营楼和周克佳却不幸牺牲在敌人的炮火之下,两人后来被追认为烈士;沈营楼当时肠子都出来了,依然还是在努力撑桨,直到倒在船舷。

在沈营楼的亲戚陈纪和家有沈营楼的《革命烈士证明书》,《革命烈士证明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年11月30日颁发,全文如下:沈营楼同志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同时,上面记载:安庆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年8月16日批准,皖烈字第号,沈营楼,男,年4月生,高岭枫林大队船工,年3月参加革命,年在支援大军渡江战斗中牺牲。

渡江战役中,宿松全县出动民船多艘,船工0多人,他们在枪林弹雨和惊涛骇浪中,不怕牺牲,日夜奋战,将十几万解放大军的指战员和武器装备以及军需物资,从长江北岸载运到南岸,不到两天时间就胜利完成了任务。

年10月,宿松县委、县政府在高岭乡枫林村树立了“安徽省宿松县革命遗址:人民解放军二野第4兵团第15军第团渡江作战练兵场遗址”纪念碑。

高岭乡党委书记祝志斌表示,为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将加大工作力度,充分挖掘好地方红色文化,传承好红色基因,努力恢复一些具有历史记忆的红色建筑和红色场景,精心打造好红色文化长廊。同时,该乡党委将通过多种途径,创新思路,努力向广大党员群众宣讲好党史,尤其是宣讲好红色文化,提升党员群众精气神。

枫林村,这片红色土地,因为与解放军渡江部队的这段情缘,将永远载入史册。(司舜胡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jiangzx.com/wjlt/98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