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翁的诗
新坝河
新坝河原本是泥塘河的一条支流
几十年前,它俩前后环抱过一个乡镇
新坝河的上游,如烟的柳树
倒垂一个热闹的露水集市
清澈的河水流动着野花、蔬菜和女人
新坝河的截断曾经是我关于土地的一个疑问
我在水利部门谋得一个职位才了解
那里历史上经常发生水事纠纷
被截断的河水,渐渐变得安静和透明
掩映着几个睡梦中的村落
新坝河的水,在乡镇的下游
流入弯弯的泥塘河
这些年,它常常触动我的孤独和寂寞
老家的河水是截不断的啊
就算打断了骨头总还连着筋
.6.21
立冬前去一个叫漳湖的小镇
现在,我又一次踏上了
那条意杨叶飘落的堤坝
记不清有多少次去过那个小镇
我每次去的时候,雨水
都高过单季稻的颈项
一群人,一些机器
将大片的积水抽到江里
缓缓沉寂的江水缠绕着洲滩
就像小镇挥之不去的影子
顺流而下的我,也许不是最后一次
进入这个小镇
我只是赶在冬雪前
再看一看那群人。那些机器。
小镇。一望无际的农田
收过又种下。深秋的回望更像是
机房上最后一抹阳光
那些锈蚀的机器,会再次
把已经上路的雪和那群人擦亮
以迎接一场更大的雨水
而我,终将告别雨水搬动的季节
等待被黑暗抽空
.11.7
油菜田
比起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
我更愿意说说油菜田
春日迟迟,沿江的冲积平原
低平而又潮湿
踏青的女人和蜜蜂一起
舞动在花上
清明前的花事真是盛大啊
盛大得竟容不下
我的一双脚印
顺着一江春水,我依次走过
华阳、雷池、漳湖这些
世人还不熟悉的名字
我走在油菜花下
一块块阴暗黏糍的泥土
不断释放出异样的
春天的气息
在一家回民餐馆,我与一位胡姓友人
点了一盘红烧牛肉,外加一碗番茄鸡蛋汤
我一边咀嚼着胡须
一边打量门外湿润的油菜田
那些金黄的花粉
掩盖了土地黑暗的反光
.3.15
从六户到西方禅寺
从六户到西方禅寺
清澈的湖水,向东流淌
水路不长,红尘万丈
一群人弃舟登岸,午后的香炉
立马缭绕着几分酒意
钟罄尚未响起
见惯了唱经颂典的场景
有水鸟绕树三匝
红墙之外,何处心证菩提?
西方禅寺并不在西方
湖汊纵横,芦苇苍苍
几户水上人家
凭着数声浆橹,半湖烟霞
游离于三界之上
注:六户,系赛口镇一渔业组,坐落武昌湖下湖。距六户数里,有一寺院,名叫西方禅寺,香火很旺。
.6.27
冬天,在杨湾镇
这个冬季,我常常驱车去那座江边小镇
大堤外熟悉的江水
已渐渐离我远去
我的女儿缓步走过一个操场
堤坝上一排高高的意杨
在她身后落满阳光
整个下午,行人和车辆不停地在墙外流动
只有那位守门人偶尔会转过身来
灰色的鸭舌帽下
一双开始上冻的鱼眼
静如止水
但透着光亮
.12.16
西圩的风
有一种风
你不能简单地视为风
譬如,老家的西圩
三万亩稻谷金黄地摇晃
四围的风
穿过圩内的沟道、田埂、老树
和远近一方方土黄的墙壁
在你血脉中偾张
有一种风
方圆不过几十里
但穿透了一千七百余载
当年,东吴的兵马
筑堤垦植
曾在此卸下盔甲
后来,江水卷走了他们
也卷走了数万斛延续战火的粮食
只有风,在圩口上盘旋
时不时一阵
马挂銮铃
有一种风
像吹拂一圩卑微的植物一样
吹拂过你
它吹你的时候
你曾将它彻底忘记
它远离你以后
你又会一遍又一遍地想起
有一种风
你不能视为风
它吹亮了一圩漫长的历史
此刻,正吹送着
你的生与死
注:西圩位于望江县东北约23公里处,是我国开发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圩田之一。相传三国时吴国曾在此屯兵垦荒,以充军粮。
.7.13
原乡
从鄱阳湖的瓦屑坝到我老家
官庄渡,大约五百里水路
五百里水路啊,流淌了六百多年
这水是有根的。逆流而上
就能看到根部的湖泊
烟波浩渺,木叶萧萧
我的祖先的祖先,粗布麻衣
胼手胝足,头顶长满了
瓦砾和水草
寻根而下,先祖的土地高入天际
流了六百多年的湖水
曾经战火绵延,一路哀鸿。
放眼原乡,薪火不断
只有一株千年古樟,道不尽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
父辈口中的瓦屑坝是一个渡口
而在不断萎缩的湖水面前
更像一叶搁浅的扁舟
它和我老家的渡口一道,紧紧地
维系在水路的两头
数百年来,向生而死
或向死而生
注:瓦屑坝,位于江西鄱阳县莲湖乡,为明初官方组织的两大移民集散地之一。据考证,大移民历时48年,江西共迁出人口多万,涉及湖北、安徽等地。
.7.11
诗人简介:沙翁(笔名),安徽望江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写诗,九十年代中期后搁笔十余年,年重新执笔。作品发表于《诗歌月刊》《安徽文学》《诗潮》《诗歌周刊》《山东诗人》《安徽日报》《安庆日报》等报刊及网刊。
出品∣桦外音编辑∣三川题图∣人民网安徽频道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