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动路线,弘扬长江文化

长江流域是当代中国的经济脊梁,全线汇聚全国40%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国40%以上的经济总量。“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经济区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支柱性保障。

为推进南京段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组织编制《长江经济带南京段长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概念规划》,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贺云翱教授担当首席编制专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凝练出了南京段长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并对比国内外经典案例,编制完成了规划。

长江南京段河道主泓长约97千米,岸线总长.51公里。本次规划研究范围为整个南京市,重点则聚焦长江两岸5公里区域。规划团队调查发现,南京长江段文旅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有着高等级优质量的特色人文资源及水系、湿地与山地等自然生态资源。共有16类个长江文化特色资源,个文旅资源单体。其中滨江核心地带文化资源共有34处省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7项省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8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2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及其他文化景观资源。

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结合南京长江段的文旅资源和南京长江文化的发展脉络,规划团队提炼了南京长江文化八大主题特色。包括长江古都文化、长江海丝文化、长江秦淮文化、长江山水文化、长江工业文化、长江红色文化、长江文学文化、长江儒释道文化等。

规划提出以“长江古都,水韵金陵”为南京长江文旅融合发展形象目标,努力把长江南京段建设成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经典区、“长江生态绿色一体化和文化旅游一体化‘双一体’发展示范段、长江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

南京眼步行桥

GRADUATION

针对长江南京段文化资源丰厚,但是文旅融合欠佳、重点项目不突出、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文化品牌宣传、公共服务待完善等发展困境,建议采取“保护提升”“联动传承”“融合弘扬”等策略,从文旅融合角度实现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长远目标。规划提出六大行动路径建议:

大江揽胜——建设三大长江文旅地标项目

弘扬长江文化核心价值,以文化高度创造影响力高度,实施以长江文化为核心的长江文化博览园、揽江怀古望江带、国际邮轮母港3大文旅地标工程,提高南京在长江文化资源集聚、展览展示、旅游观光等方面的国内国际地位。

古风新韵——建设五大长江文化纽带工程

在长江文化禀赋梳理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历史学、文化遗产学等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同时串联长江两岸文化景观,以南京段长江文化核心特质作为纽带,以实景沉浸式体验,促进长江文化价值创新,实现长江文化的整体活化和传承弘扬。

创活滨江——建设七大长江“文旅+”新业态

构建沿江文旅产业集聚区,并以优良的文旅新业态为产业集聚区提质增量,利用区域内的核心特色文化项目进行业态升级改造,提升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的动能,引导集聚区内文化和旅游产业集聚、业态创新,促进集聚区文旅产业全面升级。

文化赋能——建设九大长江文化特色空间

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在已规划打造的滨江“九大客厅”基础上,进行文化内涵、景观、配套服务设施的赋能升级,激活长江南京核心段成为集文化资源、公共文化、文化创意、文化生活于一体的九大长江文化特色空间。

邮轮古今——建设长江文化水上游线

以现有长江码头与渡口为基础,整合其周边文化与旅游资源,完善码头渡口配置,串联建设城市游轮线路,引领延展上下游产业链条。深入挖掘“郑和下西洋”等文化资源,与秦淮文化、钟山文化等联动,实现江海联运,提升南京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区域文化能级及国际文化地位。

长江古都——建设长江古都文化学术研究与旅游融合品牌

建立长江文化研究院,持续调查研究北阴阳营文化等史前文化、湖熟文化等青铜文化、六朝文化、南唐文化、明文化、近现代文化、工业文化、科技文化、教育文化、革命文化、水运文化、儒释道文化、长江名人文化、长江文学文化等长江文化特色资源和内涵,以科学成果支持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事业。深度解读南京在长江流域中的古都文化地位,鼓励创作长江文化文艺作品。提炼出展现长江古都文化形象,同时具有传播力与亲和力的品牌和IP。升级相关文化娱乐产品、节事节庆活动产品和夜间活动产品,以现代科技提升引领长江古都城市文化品牌升级。

来源:南京文旅

往期回顾

●暑假去哪玩?网红打卡地不来瞧一瞧吗!

●燃!滨江公园党支部组织收看建党周年庆祝大会现场直播

●滨江公园召开6月安全生产会议

●7月1日起,南京全面恢复新冠疫苗“第一针”接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jiangzx.com/wjxw/10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