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南大后方的一个中等城市,抗战的头几年,柳州接受了战区撤离来的工商企业和民众,为前线提供了战时物资及兵源;作为战略后方和空军基地,柳州在军事上起了重要作用;作为西南交通枢纽,柳州中转了大量的部队、物资、民众。不少名人途经柳州时各有不同的遭遇和不同的感受,如:巴金、夏衍、茅盾、黄药眠、胡风……
著名作家巴金于年11月到柳州,在这里住了三天,记录了当时的柳州景况:“晚上月色甚好,……对面是山,山似乎贴在淡青色的天幕上,又仿佛是名画家随意几笔的涂抹。山上也有几点灯火,它们却是多么昏暗。”
“回头望江面,月亮进了云堆中,江面罩上朦胧的灰色,依旧是那几点昏暗的灯火。忽然在下面,从云层里慢慢地露出它团团的脸庞。”巴金用他轻快恬淡的笔调,把如诗如画的柳江夜色描绘出来,同时也洗净了他长途跋涉的疲劳。
年1月12日下午,盛誉剧坛的著名剧作家夏衍从忻城大塘抵达柳州,前往桂林。一路上,他们不断遭到敌机的空袭,已是非常劳累了。担任《救亡日报》主编的夏衍,在旅馆里会见了众多朋友之后,刚准备息灯休息,又有一位朋友送来一分刚刚复刊的《救亡日报》。接过报纸,夏衍惊喜得不得了。因为抗战局势变化大,报社先后转移到上海、广州、桂林,工作很受影响。可是,在报社全体同仁的努力下,在各界朋友的支持下,这张报纸仍然在敌机轰炸中出版发行。
捧着《救亡日报》复刊号,夏衍兴奋得彻夜不能入眠,他在油灯下读遍报上的每一个字,从字里行间当中审视了一切支持这刊物的朋友的热忱和艰辛,思索着明天到达桂林后如何办好报纸,更大地鼓舞起广大国民的抗日救亡的斗志。
著名作家、文化活动家茅盾(沈雁冰)夜宿柳州的遭遇则不同。他于年12月3日到柳州住了一晚,拟转往重庆。在旅馆里,闯进一个中统特务,掏出两样东西给他看,那是中统局指令各地分局留心稽查茅盾的行径,并严加监视。看完指令,茅盾只是无所谓地笑了笑。可是,那人却是十分严肃地说,沈先生不要以为这是开玩笑,这是真的。因为我向来敬佩先生,所以才向你透个风。明天上火车,我和我的上司就奉命“陪送”你到重庆。茅盾后来得知,这个中统特务姓陆,确实是在执行任务,但他敬佩茅盾的名气和为人也是事实。所以,茅盾在柳有惊无险,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积极从事民主运动和革命文化工作的知名作家黄药眠,也在柳州住过一段时间。黄药眠与难民在一起,借学校的教室夜宿柳州。他用课堂的书桌拼起来,铺盖卷打开,就算是一张床了。黄认识《柳州日报》总编辑罗培元和编辑张琛等,每晚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写稿,送《柳州日报》刊用。这一篇篇短文,既宣传抗战鼓舞人心,又能换来五元十元的稿酬,帮助黄药眠度过生活的难关。
在抗战时期途经柳州的名人还有很多,他们也许走得很匆忙,但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记忆。
图文由同道好摄群整理。有故事或图文提供的微友请加同道传媒微友号:TD联系同道,帮助我们共同找寻城市记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