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福朱家嘴
——桐城小河朱氏族人辛丑清明祖居地祭祀续谱纪实
缘起
甲子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掠武汉,病毒的乌云笼罩中国,大多数人都在家窝了两个月,公共活动在这一年基本被禁止。这给桐城小河朱氏族人正热火朝天的八修谱续谱活动浇了盆冷水。理事会响应国家号召,终止了预定的几乎全部节点活动,族人心急如焚,但必须顺应时势,修谱工作比计划迟滞了许多。
疫情凶猛,修谱不能停,否则会影响族人的信心。化整为零,分散行动,八修谱常务理事会审时度势,定下疫情期间的行动规则。
在过去的一年,以朱劲松会长为核心的一班人,从未停下寻访宗亲的步伐。辛丑年春节过后,在祖居地举办一次规模较大的清明祭祀活动提上了议事日程,小河朱氏族人要向疫情宣战,为八修谱争夺时间和空间,以圆百年续谱梦想。
万人景仰小村庄
年4月4日,农历二月二十三,清明节,清晨五点。
柳峰之下,小河之滨,小村朱家嘴安卧在氤氲的薄雾中,空气湿漉漉的,有细细的雨丝在空中飘荡,轻轻地拍打着小村的宁静。一条细长的灰白色水泥公路从白柳镇方向由北向南逶迤而来,插入绿树掩映的村庄。公路的左手一里远处是巍峨的柳峰山,右手边是一片空旷的平原,稍远的西边是闻名遐迩的浮山,那是国家级的世界地质公园,浮山之下有一条麻溪河由北向南流入白荡湖,再向南就汇入了浩浩的长江。
朱家嘴,这个位于浮山和柳峰山之间的小村庄,就是桐枞小河朱氏家族的最初的祖居地、发祥地。
晨光熹微,烟雨朦胧。入村路口的右侧,有一个小广场,四周插着一圈红色的旗子在风中飘动着,以她的热烈撞击着这个清晨料峭的春寒,小广场充满了活力的律动。小河朱五世祖小二公的墓就坐落在小广场的后沿部,新修的墓冢如卧龙伏地,宽阔的墓碑高拔挺立,小二公和他的夫人已经超过六百五十岁,二位古人在此静卧近六百年了,这是一个奇迹,沧海桑田,多少坟冢淹没进尘世的洪流,而他们依然在,以一个守护者的坚韧照看着村庄,让这个村庄变得古老,而这修葺一新的家园,也见证着时代的年青。
小二公背靠柳峰,目光越过旷野,直达远处的浮山,他旷世持久的注视,穿越过小河朱氏八百年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创业历史。从一世祖寿明公携二子彬公、韶公在南宋末年避元兵战乱徙居小河之上的艰辛,到探胜柳峰浮峰美景流连忘返的豪情,从茅草棚居到华屋架构,从一两个人开枝散叶到浩浩荡荡的子孙,从朱家嘴到四面八方,从十世无谱到厚厚的十八本巨著,从来时的一担挑到无比深邃的家族厚重文化积淀。过去的八百年,有些人走散了,有些人回来了;有的人守着永远的朱家嘴,有的人永远没有听说过这个地名;有些人在家谱里熠熠生辉,有些人淹没进尘土默默无闻;有些人回头张望,有些人一直向前。而这些小河朱的世代变化,让一直在朱家嘴的小二公尽收眼底。墓在,小二公的精魂在,六百年来,祖居地对小二公的守护显出家族灵魂的瑰丽。年,朱世国、朱永益、朱劲松、朱正红、朱春生等后人重修祖墓的壮举,让许多族人翻开小河朱氏家族深邃悠远的家世,领略了这个家族数百年来耕读传家的风貌和古朴内敛的风骨。
小二公是一座默默伫立的丰碑,小河朱氏后人在故纸堆里翻出了他的伟大,在明朝吏部尚书王直的《庵吾公传》读出了他的传奇。而他也只是小河朱氏从婺源茶院朱氏以来许多伟大祖先中的一个,他承前启后,带出了许多卓越的朱氏英杰,让我们在读谱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簇新的小二公墓俨然是小村朱家嘴一道亮丽的风景,让路人瞩目,让村人歇脚,让后人汇聚祖居地有了一份深沉的动力,遥远的祖居地因此而神圣。围绕墓冢,有一圈刻字或等待刻字的大理石功德碑,那里刻着许多后人的名字,其实那不是功德,是我们对祖先的敬仰,对祖居地的怀念,是此生来过朱家嘴的印记。
小二公注视着朱家嘴清明的早晨,飘动的旗帜在等待,等待一群跋涉百年今天回转的归人。
人心所向朱家嘴
在小二公墓前红旗招展的同时,辛丑年清明,清晨五点。
朱劲松偕妻子从枞阳县城的家中出发,前往朱家嘴。他是祖居地人,早些年才搬到县城。为准备今天的清明祭祀,作为八修谱理事会会长的他来回朱家嘴已经很多趟,张罗了很多天。昨天,他女儿女婿带着两个孩子从长沙回来做清明才到家,但他以宗族事务为重,夫妇俩起了个大早。
六点,一位七十八的老者朱世奇,早早地就来到汽车站,他只身一人从铜陵市出发,坐公共汽车到朱家嘴,他要转三次车。拜访祖居地是他多年的夙愿,今天终于实现了。
七点,朱正红从安庆出发,他也是祖居地人,在安庆做建材生意,忙得不可开交,八修谱最早的寻访人,和朱劲松等开启了千里寻亲之路,功不可没。
与正红同行的朱明生是一位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同志,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在前年的安庆常务理事会上,他被大家推举为常务副会长,为理事会的建章立制提供诸多建设性的建议,这次他带来一万元赞助款。
荣誉会长朱永益是安庆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的会长,曾在修墓期间主持宗亲会工作,是小河朱氏修墓、修谱的发起人之一,居功至伟!他在朱家嘴出生,在安庆做了几十年汽车维修行业,他与常务副会长朱世才同车到达。
荣誉会长朱永果,已经八十三岁高龄,每次宗亲活动他必到场,这位喜欢抽烟、喝点小酒的老人,性格豁达,笑口常开,无论长幼,皆称他“果爹爹”,老人家德高望重,一直是修祖墓修家谱的热心人,为“修宗谱、建祠堂”一直在奔走呼吁,称得上小河朱氏当代宗亲的一面旗帜。今天,他坐着二儿子朱正的专车从阳和早早赶过来了。
家也住安庆的朱张勇常务副秘书长头天晚上就到了阳和金榜老家,一清早就开车在麒麟接天民弟弟久明,八点钟就到了。他年轻辈分高,来字辈,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这几年通读家谱,打理理事会常务工作,大事小情几乎全部经手,认真勤勉,任劳任怨。
家住合肥的常务副秘书长朱正祥转道老家庐江罗河,带着宗叔永高也赶到了。永高是罗河中学的校长,正祥是一个实诚人,也是一个摄影师,往日的宗亲聚会,总看到他不断地在拍摄,他是修墓时的秘书长,最早深研家谱的专家,编撰八修谱要借重他。“八修不成,至死不息”,是正祥的誓言。
副会长永忠教授前些时候因腿疾住院两个来月,医院度过的,也与小三公房下的永丰、根喜来了。
会宫中学的教务主任朱来新是十二谱的负责人,平时忙着教书育人的他也来了。
阳和的伯祥、永杰、正杰、四化来了,麒麟石婆的四新来了。
漆树嘴世扬、小妮等包车来了,小林庄的永祥等宗亲来了,陈墩的朱奶奶经常参会,今天她率领一班奶奶来了。
办公室主任朱天民夫妇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他从县城赶来,不想在会宫路段遭遇堵车。天民是今天祭祀大典的主持人,常务理事会议的记录人,性格憨厚的天民急得满头大汗。
秘书长朱永安是江西彭泽人,居家南昌,头一天在彭泽做清明,与哥哥永久、大侄女朱婷一起,侄女婿乔华斌当司机,还带着孩子阳阳,午饭后直接导航枞阳县,入酒店住了一晚。六十八岁的永久回来的路途最远,他从广西柳州来,这些年他儿子昭华在柳州开餐馆,干得不错,买房置业,前些天特地打电话给老叔永安,要求一定带他爸爸回祖居地祭扫祖墓。永久也是第一次到朱家嘴,不善言辞的他,眼中流露出期盼。近乡情更怯,离朱家嘴越近,永久的心越发不平静。
退休后住在池州的老长辈朱延安是个严谨的人,他负责的卷九谱着手登记最早,每次开会老宗长的发言都很有见地,他老家在朱家嘴,这样的活动自然不会缺席。
钱桥的朱永德今天将有一个隆重的露面,这位做了十年老师和三十年村干部的老者器宇轩昂,激情满怀,有热烈的家族情结。今天,他受理事会推举,将出任副会长兼总寻访人,要在小二公墓前发表就职演说。
今天,朱家嘴醒得很早。守谱世家朱世根起得更早,小二公的墓就在门前,他已经到墓前小广场上走了一遍,他扶了一面被夜风吹歪的旗子,把它绑正。世根看上去身体键朗,一改前两年病歪歪的样子,如同他家新装好的两层小洋楼一样精神抖擞。年近七十的永生顶着他花白的头发去巡视备饭的人家,朱家嘴的奶奶、姑奶奶们早就忙开了,永海、春阳、丙士等也投入接待的忙碌里。
遗憾的是没见到七十八岁的朱永祥,后来才知道他几个月前病倒了,在医院查出癌症,坚决放弃治疗,他一直在朱家嘴的家中扛着,理事会内只有劲松等几个人知道,今天也拒绝与宗亲见面。他是修祖墓的发起人之一,前两年在麒麟八修谱理事会上,他情绪有些激动,他一再说:八修谱要快些,年老的人等不起,等不起呀!
而小二公还在等,小河朱的列祖列宗还在等,朱家嘴也在等,等安徽芜湖、霍邱、青阳、望江、黄山的,等江西、北京、上海、重庆、陕西、云南、广东的家人,还有更多更远的。
寻访对接寻根路
时间来到九点三十分,在朱世根家新装修好的房子里,八修谱常务理事会正式召开,朱永安主持了会议,朱劲松照例作了开场讲话,各分房谱负责人汇报了在“春节行动”中各谱宗亲走访和登记的情况,取得了很可喜的成绩,有的分房谱的登记丁口数量已经过半,大家不禁欢欣鼓舞。
世根家的房子装修的有些豪华,在朱家嘴算得上华屋架构,房子与小二公的墓隔了一条马路,坐落墓后的小山坡上。小二公的墓从风水上来说,叫“前有照,后有靠”,照是空旷和水系,靠是依托和挡风,世根家就坐落在这个靠子的右侧。客厅足有上百平方大,小河朱的常务理事会议从来都是向全体宗亲开放的,原本只有二十多位常务理事,今天参会的人就有五十多人,阳和陈墩的奶奶照例如会,她对宗族事务的热情依旧高涨。
钱桥永德也是列席会议,他是马塘村原村支书,在理事会里是一个新人。多年来,他遍寻各地朱姓族人,加入无数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