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来,位于鄂皖交界的泊湖,仿佛一个蓄满水的大水缸,由于长江水位下降缓慢,泊湖水位已持续多天超16米,“到万米大堤上去防汛!”这句埋藏心底已久的话终于被大声说了出来,望江县凉泉乡机关16名女干部自发组成了凉泉乡太阳山巾帼志愿服务队,成为堤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旌旗猎猎,她们战斗在河头。
凉泉乡万米大堤是凉泉乡防汛的重中之重,总堤长米,其中临湖堤段米,河头段米。连日来,受水位上涨和西南风向影响,万米大堤迎风面防浪任务艰巨,乡机关的男子汉们已全体上堤。这下,乡里的16名女干部都坐不住了,她们主动请战,来到了万米大堤的后方防线河头段——即泊湖连接长江的堤坝,负责河口圩、泊湖圩河头段的巡堤查险工作,别看河头段不在最前线,两段总长却有米左右,住着约户人家,坝上人家地下室居多,加之受多日水位及风向影响,地下室出现了比较严重渗漏问题,若无人问津时间一长必然出现问题,女性天生心细、认真,擅从细微处发现问题,凭借这一优势她们果断上了堤。8月13日,望江县泊湖指挥所政委、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贺治华来到大堤上,给巾帼志愿服务队授旗。在授旗仪式上,贺治华对于凉泉乡机关女同志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的优秀品格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严格落实巡堤职责的工作要求,同时叮嘱大家要切实保护好自身安全。
巾帼志愿服务队16名队员按照每班4人分成了4个班次,2人一小队分别负责河口圩、泊湖圩3至5公里河头段巡堤查险任务。尽管年龄最大的队员已年届五十,最小的队员刚走出校园只有二十二岁,但是到了堤上,她们都成为了愿吃苦、能打仗的防汛队员,为了保证巡查的质量,每天从早上七点半到晚上七点半,她们至少要来回巡查六趟。
身兼数职,个个都是多面手。
其实早在上堤前,乡机关的16名女同志就以其他方式参与了防汛工作,她们有的是宣传组成员,每天奔波在江堤和内圩之间;有的是核灾组成员,灾情出现在哪里,她们就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核查;有的是后勤保障组成员,一旦有物资需求,她们立马就能供应上。
“在到我村核灾的途中,周珺的车不慎遭遇了车祸,整个轴承都撞坏了,她立马叫了保险过来把车拖走,然后跟着村里的车继续到农户家核灾去了。别看这是个年轻的女干部,做起事来可一点都不含糊!”这是韩店村党总支书记李玉华口中的周珺,她是这16名女干部中的一员,因为同时担任乡经发办、农办、安全办科员,平时的工作就十分繁忙。防汛工作启动不久,周珺的奶奶突然过世,为了不耽误手上的工作,家在外县的她只请了一天假回去看一眼离世的亲人,忍着巨大的悲痛立马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其实,周珺家中还有两个年幼的女儿,丈夫今年带中考毕业班的班主任,两人都忙着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每每提到家人她总是满心的愧疚,但她总是说已经对不起家里人了,不能再对不起凉泉的百姓,因此这次参与巡堤,她提前做好了功课,做事情十分仔细。
凝心聚力,洪水不退不罢休。
从女干部转变为巡堤员后,她们每天穿上胶靴、戴上袖章、拿上铁锹,做好简单的防护措施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巡堤工作,除去中午短暂的就餐休息时间,她们都在堤上忙碌着。
“我们刘书记也是女同志,但是从防汛开始,她在堤上战斗了四十多天了,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可能我们坝上条件相对艰苦,天气越来越热,太阳越来越毒,蚊虫叮咬的情况常常发生,身体状况有时候也不允许,但是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可以克服的小问题,能为防汛出一份力量我们就感到荣幸。”说这话的正是凉泉乡太阳山巾帼志愿服务队发起人严梦圆,这位92年的年轻公务员,是乡里的党政办副主任、妇联主席,在凉泉乡已经工作了快四年了。尽管是市里人,但是干起巡堤查险工作来,却是一位行家里手,河口圩河头的每一处险工险段她都认真地做好了标记。
汪伶俐是凉泉乡扶贫办的一名公务员,白白净净的她一上大堤,顿时变身了“女汉子”。8月17日下午,她在巡查中便发现了一处渗漏,她及时进行了上报,因情况紧急,来不及多想,装石子的时候,她用双手一捧一捧地装到袋子里,和同伴一同搬到导渗沟处用于处置险情,成功排除了隐患。当问到她手疼不疼时,小姑娘只是腼腆地说了句没事,又踏上了巡堤的征程中。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8月20日,泊湖水位仍在16米以上,而河头上的16名巾帼志愿服务队员,在防汛一线深入了群众、加强了锻炼,在实践的考验中,她们增强了本领,更做好了与洪水做长期斗争的准备。阳光下的她们,仿佛穿上了战袍,坚定地同凉泉乡的所有干部群众一道,守卫着这片家园。(唐璐、严梦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