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滨临长江与武昌湖畔的皖西南古邑小县望江县城的东北郊,有一处东濒宝塔河,西依九龙岗,南临望江城、北依童家塝的古村落史家柳自然屋场,是一座在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的热潮中脱颖而出的城郊后花园。她位于叁片土地肥沃的冲畈之间,东依宝塔河西畔的童家洲小圩,盛产粮、油、棉,望(江)郭(河)公路贴村而过。自古以来,古村落散卧在连绵起伏的丘陵岗岭之上,常年村前长流水,村后水长流,村中清泉流不断,千秋万载不断流……村民们的住宅旁边,自古以来是家家栽柳、户户植杨,且因为全村庄的居民绝大多数皆姓史,所以这座古村就被及近的人们称之为“史家柳”大屋场……
说起史家柳屋场的由来,还得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望江的“柳林史”最早由原江西省金溪县迁居望江的崇林坊(现为县城牌坊楼)。定居望江之后院公生育三子,其长子国昱公长大成人后,迁至柳林黄连树山头咀白鹤村居住,即现在的史家柳屋场。多年来,史氏祖先们借助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勤奋耕作,勤俭持家,繁衍生息、开枝散叶,香火传承,成为了一个拥有多户人家、余人的旺族。今天的史家柳屋场山青水秀、垂柳依依,人杰地灵,俊彦辈出。人们的生产生活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党和政府实施乡村振兴好政策的丰硕结果,也是全体村民们共同努力奋斗的所取得的成绩。
史家柳屋场中心村位于望江县城郊的北部,全村土地面积亩,其中村庄面积余亩,耕地面积亩。主导产业以水稻、棉花、油菜为主。这里人杰地灵,风景优美,山水相连,肖郭公路穿境而过,距离望江县城仅五分钟车程,济广高速与自然村庄相邻,望东长江大桥举目可见。交通十分便捷。
史家柳屋场中心村行政上隶属于太慈镇红庙村,紧紧地围绕着水青山,路洁居住美,自然环境美的目标,因地制宜,切实尊重全村群众意愿,实行村民自治和村事村办。史家柳屋场的中心村建设,在规划上通过打造村民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对污水沟渠塘堰治理,道路硬化亮化,村庄美化绿化实施全面整治。目前中心村的规划项目基本完成,道路硬化米,新增及改造绿化面各平方米,拆旧拆危30余处60余间。村民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立并健全了村民议事制度,村规民约,村庄环境卫生保洁等长效管理机制。展现了村庄的人居环境活力,确保了美丽乡村的各项设施正常运转,并能够长期发挥作用……
说起史家柳屋场的人居环境整治和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通过申报验收,全体史家柳屋场的男男女女、老人小孩,无人不翘起大拇指齐夸一个叫史结胜的青年农民企业家。史结胜,中共党员,年9月10日出生于史家柳柳东村民组一户贫寒的农家。他仅在家乡小学读到五年级,于13岁时便随师傅学手艺到江浙沿海城乡务工做瓦匠。二十多年间,史结胜先后做过泥瓦工、开过饭店、做过海鲜生意、当过工程承包老板……通过摸爬滚打、吃苦拼搏,累计积攒起数百万元的家产……
前几年,史结胜在返乡时听说家乡党委、政府正在宣传组织村民们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实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于是,他便和父母妻子商定后,毅然决定由他个人捐助所需的全部资金,独家承担起了这一光荣任务。此后,史结胜立即向红庙村“两委”递交了申请报告,并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向村、镇党组织作出了庄严的承诺。紧接着,史结胜便一方面购买砂、石、水泥等材料,一方面安排工人与施工机械投入施工……自己靠前指挥,一边精心设计,一边指导施工,并将植树绿化、路灯安装、公路沿线美化、亮化等,先后按步骤进行施工安装,既加快了进度、步伐,又保证了质量和成活率,并做到了柳东和柳西两个村民小组施工质量、工程布局、路况宽度等一个样。且整个工程项目兴建没有向全村每一个人口,每一个家庭摊派集资一分钱,受到了全村男女老少众口一致的夸赞!
五百多年以来,史家柳屋场一直静卧在两道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岗上……在同马江堤没有修筑的年代里,史家柳屋场的东侧就是紧紧毗连着长江故道平原,是皖西南远近闻名的“渔米之乡”。如今村里家家户户的房屋各自独立,因地势地形选址,座落方位各异,自成一体依山势而建……既有别具造形风格的精致典雅的小洋楼,又有宽敞漂亮的果园庭院;也有门前平坦开阔的晒场,还有屋后种植各种菜蔬的小菜园,村中家家户户水泥路相连相通……村庄中央数百年的古黄连木高耸挺立,复建的史氏宗祠赫然静卧在古树的一侧,犹如俩位历史老人,见证了史家柳屋场的岁月风雨和历史沧桑巨变……家家户户的房前后植有香樟、桂花、紫薇、石榴、杮树……村中绿树与白墙红瓦的小楼交相辉映,俨然是一幅幅立体的乡村风景画……
走进今天的史家柳屋场中心村,春天可见油菜花金黄、蜂蝶飞舞,麦苗儿翠绿……夏天可见稻秧碧绿蓬勃,蛙鼓蝉鸣解读着“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意境……秋天里可见片片冲畈铺金毯,稻浪起伏映蓝天,树树杮子挂灯笼……冬天里可见白雪掩映农家院,红灯、春联喜庆欢乐幸福丰收年……
望江县太慈镇红庙村史家柳屋场中心村过去人均土地面积少,山场资源有限,全村人土里刨食收入有限,生活水平难保温饱……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勤劳智慧的史家柳人,凭着吃苦耐劳的肯干、肯拼、肯搏精神,学手艺、钻技术、包工程、搞务工,很快家家生活富起来,户户腰包鼓起来;一幢幢楼房盖起来,一辆辆轿车买回来,户户家用电器置回来,家家小日子红火起来……现如今,史家柳屋场一百多户人家户户皆脱贫,家家有存款,全村五百余口人个个早已过上了小康生活,小日子幸福美满比蜜甜……
史家柳屋场自年度启动实施创建安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并通过申报验收以来,今天富起来了的史家柳人,又乘胜顺势而为,打响了新一轮的乡村振兴新战役!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今天的史家柳人,通过实行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邀请社会上的能人大户承耕种,兴建起百亩月季观赏园,大棚蔬菜种植园和民宿、农家乐接待服务中心……并在环村的水泥公路两旁广栽遍植花草、树木、绿植,营造出乡村休闲乐园的美丽自然环境和温馨和谐、宁静的氛围,使其成为望江县城东北郊一处令人向往的后花园……
如今,大、中城市甚至连小县城里的上班族们,每天都封闭在钢筋水泥的笼子里,每天皆远离蓝天白云、风花雪月,更享受不到莺啼虫鸣、鸟语花香,也亲近不了大自然里的青山绿水……那么就让小县城里的男男女女,在节假日里带上自己的孩子们,陪伴自家的老人们,或是三五好友、闺蜜们相邀相伴或度假、或郊游,前来史家柳屋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或观赏田园风光、或游览踏青赏景、或品味乡村美食、或领略山野风情……
四季好景在乡村……朋友们!热情好客的史家柳人民真诚欢迎您!
-END-田荣
田荣,生于泥河镇柴埠村,安庆市望江县教育局退休干部。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国家、省、市、县级各类文学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文学、文史类作品1余篇,累计余万字,并80多次荣获过各类奖项,其中部分文学作品分别被国内10多家出版社收入文学作品集出版发行。近年来先后出版个人专著《心海浪花》《神州屐痕》《文史撷珠》《艺术集萃》《英模肖像》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