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大家未必熟悉,但是,望江的雷池路,武昌湖的螃蟹,大家一定熟悉。
其实,最为出名的还是望江的蛋炒饭。为何出名?源于它的配菜有30几道。
每次来望江,都跟几位师兄们畅饮一番,奈何酒量技不如人,于是长夜痛吐以后,就想吃点炖鸡蛋,蛋炒饭,还有土豆丝,青椒肉丝,再喝碗紫菜汤,海带汤等,但是把这些融合在一起的早餐店,我以为只存在想象,人间难寻,却不曾想在望江的一家早点铺实现了愿望。
店名我就不说,免得大家觉得我在打广告,正应了《陋室铭》的那几句,“斯是陋室”但“谈笑有鸿儒”。听说,上至官员,下至百姓,无不端坐于门口的几张木桌前,只为那一口蛋炒饭的配菜。
树影斑驳下是浓烈的同学情谊,MBA的商学院,上至60后,下至90后,融洽的坐在一起享用美食。且看那一碗碗配菜,再结合中国美食之王的“蛋炒饭”,似乎就是一首现代的“醒酒诗”,浪漫,热烈,无需华丽的词藻,无需大鱼大肉的菜系,仅那一口热汤入胃,暖了现实压力下的胃,更恰似同学情的浓烈真诚。还有那一口酱油炖鸡蛋的鲜美,更像是教授帮我们撬开课堂上那一个新的知识点,嚼碎了再咽下,才发现那都是对思维的填充,都是对胃最美的告白。
随着酒文化的浓烈,衍生出一个词叫“还魂酒”,但我惊觉望江这一份“蛋炒饭”才叫“还魂饭”,不管前一天是,“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还是“常白,戴白,沈白,呼儿将出换美酒”,总之第二天都能用这一道蛋炒饭醒了酒。
不得不叹,我安徽的美食文化底蕴深厚,三五同学,端坐树下,七八配菜,九十汤碗,无不默默诉说着望江的特色早餐文化,也映出慢节奏的县城浪漫。
浪漫的不是我的文字,是望江的早餐文化,是那几十道配菜,完美诠释了如何把“众口难调”做成“众口可调”。无论是哪一种情怀,都体现出我们同学的情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难处,但是找到一个主心骨,把大家得企业扭成一根绳,做成一个产业,把市场细分后再均摊。正如,这一顿蛋炒饭得情怀,看似几十道菜,实则都属于一家店。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学情谊永驻。
最后,还是回到酒文化,望江冬风吹人醒,微冷,炒饭配菜却相迎。回首课堂两年情,风里雨里赴铜陵。怎不忆,同学情。
作者简介:陈琪,34岁,安徽铜陵人、中国民主同盟、市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安徽工商管理学院”MBA硕士同等学历。机电一体化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工作之余爱好写作,旅游,摄影。作品散见于于《青色山河》《鲁迅文学院》《阅读安徽》《青申文化》及一些网络平台和企业报刊。
关于安徽美食文化宣传征稿的启事
秀山秀水韵安徽,品吃品喝乐江淮。美丽的皖山皖水,带给了安徽丰富天然优质食材;勤劳智慧的江淮儿女,带给全国人民美味佳肴。为传承、弘扬、挖掘、创新安徽美食文化,做好安徽美食文化宣传工作,为安徽地方经常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现就安徽美食文化宣传工作征稿如下:
一、内容要求:安徽民间古老美食制作流程、传统节日和红白喜事中相关的美食文化;安徽全国名菜、历史名菜、地方名菜、各地风味小吃、特色美食、名人美食、美食技师,以及各市县与名吃美食有关的历史渊源和美食故事轶事等。
二、体裁形式:体裁不限,消息、通讯、诗歌、散文、随笔、小说、书画、摄影等各种新闻与文学形式均可,内容要求弘扬正能量、格调积极向上、能反映出安徽美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尽善尽美。
三、征稿方式:可以单篇自由稿件,可专版系列稿件,我们将视其来稿情况,不断推出“安徽名优菜谱”、“市县专栏”、“酒店专栏”、“个人专栏”,也可以与各地餐饮界合作开设专题宣传,欢迎全省各地商家积极联络协商,共谋安徽美食文化大业新篇章,也欢迎各界美食爱好者和宣传写作朋友踊跃投稿。
期待着,您的参与和您的稿件哟!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