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消失的是行政区划,提供的

中药可以控制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421/4612159.html

于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捕捉光影下的“巨龙”。

JerryZhang的个人小铺欢迎   本报记者茅玉东

  从12月初开始,张浦镇白米村的村民李敬民、闵引明等10多位种粮大户,就一直在“谋划”一件在他们种田生涯中最重大的事情:组团到北京旅行。

  白米村是张浦镇西部的一个普通村庄,原属于南港镇。年,南港镇并入张浦镇后,迅速规划进这个城市副中心的农副产品生产区域。现在,南港区域的西瓜、提子,每亩收入均超万元。

  “区域的调整合并,是发展的需求,百姓的幸福感是检验合并成效的唯一方式。”张浦镇南港办事处副主任朱培根说。

  从开始,原昆山大市镇、南港镇并入张浦镇;年后,石浦、正仪、陆杨、石牌、新镇、蓬朗、兵希等乡镇相继并入千灯、巴城、玉山、周市、开发区等区镇,在原有的行政区划消失的同时,被撤并的乡镇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格局。

  新定位勾画幸福新景观

  12月5日,省委书记罗志军走进开发区蓬朗街道办事处,听取了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云娥关于社区建设、农民增收、社会保障等方面工作的汇报,并饶有兴趣地走进蓬朗文体中心,详细了解了蓬朗电影放映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馆等场所运作情况。他对蓬朗街道开展的富有特色的宣传活动及“退休前有稳定工作、退休后有稳定保障、享受健康快乐生活”的服务体系表示充分肯定。

  蓬朗撤并后,成立了街道办事处,所在村全部进入社区化管理,服务村民成为街道全新的职能。但在张浦,“街道”这一词已经不再提及,变成张浦南港和大市办事处。朱培根说,办事处的工作相比过去的镇,更为单一、直接,就是走近百姓、服务民生,让村民更有幸福感。近年来,南港相继改造了望江新村、嘉鹿花园等小区,明年,老小区改造将全部完成;占地多平方米的文体中心已经落成,图书室、评弹书场、门球场等设施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更多去处;望江路、正阳路修建全面完工,村民出行更加方便。“重要的是,南港的村民在张浦镇的总体规划下也找到了发展定位,就是不一定靠近城镇,不一定要搞工业,种田同样能跟上现代化。”朱培根说。

  找到自身定位的不仅仅有南港,巴城的石牌成为现代产业集中区后,多年来并未“失牌”;蓬朗作为城乡一体的典型,受到各级领导的   实际上,随着乡镇的合并,两级财政惠民举措更为集中。近年来,昆山从群众实际需要出发,加快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十一五”期间向教育投入83.8亿元,形成了与片区规划相适应的教育布局,首批成为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市,所有乡镇成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医院医院40多个,形成城区医疗、乡镇医疗、社区医疗有机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户户通有线电视,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建成体育中心、图书馆、美术馆、市民文化广场等一批设施,完成社区体育设施“三个一”和乡镇文化“五个一”工程,仅去年就投入1.3亿元,建成17个区镇文体活动中心;近两年,投入3亿多元,基本完成个村和82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全覆盖。

  大融合催生发展新格局

  南港白米村的村民发现,没有南港镇的日子反而更加便利起来。特别是随着新道路的开通和区域公交的运行,村民到张浦镇、昆山市和苏州市,都变得非常便利。“不是被遗忘,而是更好地融合,不仅与张浦镇,更与昆山乃至苏州甪直等地沟通便捷。”朱培根说。

  其实,正是乡镇撤并、区镇之间的大融合,使得昆山城乡发展规划变得更加科学,城乡二元地域分割局面全面打破。早在8年前,昆山就利用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之机,率先实现市域规划全覆盖,确立片区发展理念,从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小城市和特色镇、新型社区、自然村落等五个层面加以推进建设,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城市化率目前达到74%。年,按照“大城市、现代化、可持续”的总定位,昆山又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建立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重点,特色功能区规划为配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的规划体系。在抓好中心城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快城市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副中心以及花桥国际商务城和特色镇建设,完善功能设施,提升发展能级。同时,昆山积极稳妥地推进“双置换”改革试点,加快73个新型社区建设,使70%左右的农民实现集中居住,每年完成30个自然村落的整理改造,努力保持江南水乡风貌。

  与此同时,在乡镇合并的基础上,昆山城乡产业布局也全面完成,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昆山开发区为龙头,以综合保税区、高新区为重点,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并延伸形成光电、可再生能源、新材料、机器人、化合物半导体、模具、传感器等特色产业基地为配套的产业集聚格局;以花桥国际商务城等集聚区为重点,以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小城市为依托的多样化、集中化发展格局;以基本农田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海峡两岸(昆山)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重点形成20万亩优质粮油、10万亩特种水产、10万亩特色果蔬生产基地,全市农业亩均效益提高到元。

  朱培根认为,正是自己所在区域的村落保护,让昆山的江南水乡特色得到了保存。同时,南港也树立了一个农业现代化的样板,为张浦城市副中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食和蔬菜,也为城市提供了一个绿色、优美的“乐享”环境。

  快步走平衡发展新期待

  在张浦镇大市办事处门前,一条名为淞沪路的道路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这条路将连接东边的长江路和西边的江浦路,贯穿大市的东西。路的两侧,社区医疗服务站、老小区改造等正在建设或者已完成。但这些变化,在大市办事处主任助理王金奎的眼里还是显得不够显著。“作为张浦定位的农业旅游休闲区,大市这些年来工业基本没有,农民的生活实际变化并不大。”他说。从当年的大市镇到大市街道办事处,再到如今的办事处,或许年底前后,这个办事处也将不复存在,谈到这点,这个老大市人心中的失落感十分明显。

  但是行政区划的完全消失,表明大市与张浦的融合过程全面完成。王金奎说,这种融合为张浦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就大市资源而论,今后可以进一步加强环境建设,为城市副中心提供生态支撑;依托大市靠近苏沪高速的地理优势,今后可以形成物流支撑;亩的双洋湖也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其南侧和东侧可以形成一些总部经济园区,这样,大市的发展就可以与副中心同步。

  11月22日,苏州市政协在千灯镇召开十二届四十二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被撤并乡镇的建设和管理问题。会上,苏州市政协主席王金华提出,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被撤并乡镇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促进被撤并乡镇改革发展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作为实现现代化新跨越的重要机遇,不断探索新思路、寻找新办法、谋划新机制,破解发展瓶颈,增创发展优势,提高发展质量;要积极创新被撤并乡镇建设和管理的思路与举措,重点把握“三个优化”,即优化规划布局、优化管理体制、优化资源整合;要加强被撤并乡镇建设和管理的保障措施。

  苏州市政协城乡建设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推进被撤并乡镇建设和管理的建议》,提出要坚持科学规划引领,进一步推进统筹发展,重点做好整体规划、分类定位和统筹兼顾;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重点是改革管理体制、创新机构设置和延伸管理服务;要加强组织领导、调查研究和政策扶持,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

编辑:JerryZhang

来源:昆山日报

校对:RBCubeJerryZhang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jiangzx.com/wjys/11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