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这个注定不平凡的一年,由一个名叫“COVID-19”的疫情开启,人类就此开始了与COVID-19的抗争之路。在这一场全民防疫总动员中,传统医学带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发,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年新冠与传统医学的故事。
01传统医学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发挥的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年1月27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在中医药预防治疗上给出了明确建议。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可以全疗程、全方位发挥作用,但我还是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1]
年4月14日中国国务院宣布中医药通过临床实践筛选出治疗新冠状病毒新肺炎有效的方剂“三药三方”。“三药”即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血必净注射液。鉴于此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将治疗新冠肺炎纳入到“三药”的新的药品适应症中,成为全球第一批新冠适应症药物。“三方”即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三个方剂,其中清肺排毒颗粒和化湿败毒颗粒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2]。中医认为温疫的发生常常与气候异常变化密切相关,从12月份以来,武汉阴霾冷雨的湿性环境下,自然界容易形成外湿邪气,人体易受到环境影响而产生内湿。根据其发病特点而制定的清肺排毒汤对新冠肺炎具有很高的有效率,此外一些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等都显现出明显的治疗效果[3]。化橘红是芸香科植物化州柚的未成熟或接近成熟外层果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橘红佳品,其瓤内有红白之分,利气、化痰、止咳功倍于它药…其功效愈陈愈良。”现代研究表明,化橘红具有镇咳、祛痰的功效,另外还可以改善肺功能,减轻急性肺损伤,减轻肺纤维化,增强抗病毒免疫反应[4]。疫情不仅仅是对医疗的考验,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六字诀气功是中国传统道教养生法,已经使用了大约年。最早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前-年)陶弘景所著的《养身延年录》一书中记载了六字诀中的六个发音“嘘、呵、呼、呬、吹、嘻”。研究表明,六字诀气功对焦虑状态有一定的缓解作用[5]。
02传统医学带给我们的思考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天然药物能否取代激素?目前,炎症的治疗主要基于化学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它们都具有多种副作用。因此,来自植物的天然抗炎化合物得到了众多研究人员的青睐。近年来,大量的天然产品,特别是植物产品被报道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例如:芍药根中的芍药苷,穿心莲中的穿心莲内酯,川芎中的川芎嗪等。这些天然产物各自发挥了不同的抗炎作用靶点和细胞信号通路[6]。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主要集中在抗炎、抗菌和抗肿瘤活性方面;其抗炎作用主要与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和介质的生产[7]。甘草中以甘草甜素和甘草甜素为代表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气相色谱中分离到的最多的化合物[8]。此外,甘草中的芳香族在分子量、分子表面积和分子溶解度这三方面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最为接近,其次是黄酮[9]。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统医学流传下来的名方是否对其有效呢?目前,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发展较为迅速,许多学者利用这一理论和技术优势对一些名方是否对新冠肺炎有效进行了预测。这些名方包括:当归补血汤[10]、柴苓汤[11]、银柴消毒汤[12]、生脉饮[13],结果表明这些方剂可能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最早的疫苗接种术真的是出现在中国吗?一般来说,我们认为疫苗的接种起源于中国,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记载了这样的方法,杀死患病犬,用它的脑浆涂抹于被咬者的伤口,可以治疗狂犬病(恐水病)。这是最早的原始疫苗的记载。而在印度的农村地区,至今仍然流行着一种为羊群进行群体免疫的方法,将一只严重感染的动物的血清与名为AmmaTalliChttu的树的叶汁混合,用金属器械在健康的羊耳缘上造成一个小切口注入,整个羊群将在15至21天内进行严格的检疫,最终,全部羊群将会被免疫。据作者介绍,这种群体免疫的方法仍局限于农村地区民间师徒相授,具体起源时间已不可考。所以,是否早于中国?尚未可知[14]。传统医学未来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要走向国际,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还需要更多科学严谨的循证医学证据。当前,全球疫情远未得到控制,中医仍有机会通过国际合作开展临床研究,创造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助力全球抗疫[15]。COVID-19对全球医疗保健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补充替代医学疗法作为治疗COVID-19感染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一旦作为治疗的辅助措施,与传统的药物系统相结合,则有助于减轻疾病症状和副作用,保证健康的生活和快速康复[16]。03
抗击新冠疫情中牺牲的传统医学从业者,值得被永远铭记
发表在TraditionalMdicinRsarch,年第五卷第三期的MdicalworkrsintraditionalmdicinwhosacrificdthirlivsinthbattlagainstCOVID-19dsrvtobrmmbrmatchdforvr,首次采用了黑白版面,深切缅怀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的中医医生。a:徐辉,生前医院副院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指挥部副组长。b:许德甫,生前系湖北鄂州名医,肝胆脾胃科主任医师,湖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鄂州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医院前院长。c:冯效林,医院中医科返聘的副主任医师。d:罗轩,医院医生。:袁洋洋,生前医院院长助理兼医务科科长。f:童明昌,生前系望江县雷池乡卫生院长、主治医师。向此次抗疫牺牲的全体医务工作者致以深切哀悼[17]。04
传统医学与传染病的抗争史
年前人类就有了天花这种急性传染病,古代中国、印度和埃及都有相关记录。有关此传染病的最早记载,见于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18]明朝瘟疫流行期间,劳动人民与瘟疫抗争,积累总结了丰富的防治经验和措施,一些手段不仅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并且对现在的瘟疫防控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19]。登革热是一种蚊媒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致死。NilavmbuKudinr(NK)是印度南部古代SIDDHA医学系统中记载的32种内科处方之一,它能退烧和缓解身体疼痛。NK是一种由8种传统草药组成的草药配方,被推荐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类型的病毒感染,包括登革热/切昆贡亚热[20]。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屠呦呦是第一个证明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无论是在受感染的动物和人类都是非常有效的科学家。屠呦呦翻阅了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发现了鉴别和提取青蒿活性成分的线索,并且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发表了名为“DiscovryofArtmisinin-AGiftfromTraditionalChinsMdicintothWorld(青蒿素的发现-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使得传统医学从业者,尤其是中医从业者十分振奋[21]。END
参考文献:
[1]LiM,YangX,LiK,XiYQ.TraditionalChinsmdicinfornovlcoronaviruspnumoniatratmnt:mainforcorsupplmnt?.TraditMdRs.;5(2):62-64.doi:10./TMR0204158
[2]ZhangYL,ZhangWY,ZhaoXZ,XiongJM,ZhangGW.TratingCOVID-19bytraditionalChinsmdicin:acharmingstratgy?.TraditMdRs.;5(4):-.doi:10./TMR0515179
[3]CuiHT,LiYT,GuoLY,tal.TraditionalChinsmdicinfortratmntofcoronavirusdisas:arviw.TraditMdRs.;5(2):65-73.doi:10./TMR0225
[4]SuWW,WangYG,LiPB,tal.ThpotntialapplicationofthtraditionalChinshrbExocarpiumCitrigrandisinthprvntionandtratmntofCOVID-19.TraditMdRs.;5(3):-.doi:10./TMR0406172
[5]ZhangYX,QuanY,ChnMH,ZhangD,ZhangY,ZhuZG.DosLiuzijuQigongaffctanxityinpatintswithchronicobstructivpulmonarydisas,vnduringthCOVID-19outbrak?arandomizd,controlldtrial.TraditMdRs.;5(4):-.doi:10./TMR0528183
[6]WangYH,ZngKW.Naturalproductsasacrucialsourcofanti-inflammatorydrugs:rcnttrndsandadvancmnts.TraditMdRs.;4(5):-.doi:10./TMR0831133
[7]WangSH,HuYL,LiuTX.Plantdistributionandpharmacologicalactivityofflavonoids.TraitMdRs.;4(5):-.doi:10./TMR081
[8]YangM,JinY,YangLP.Asystmaticsummaryofnatu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