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金融城
是广州具有重大发展战略意义
的重点区域板块之一
位于科韵路以东的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
目前正如火如荼建设中
而作为起步区内唯一的新建住宅项目
棠下新墟村民住宅复建安置房今日正式封顶
12栋回迁安置房即将进入全面装修阶段
村民回迁新居的日子指日可待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庄小龙摄
名村民回迁住宅约套棠下新墟为棠下村下属的自然村之一,位于金融城起步区的建设范围,原有村民户、人,原有村民住宅共栋,住宅面积约25.11万平方米,集体物业面积约15.13万平方米。
根据金融城的规划,棠下新墟村民复建安置房总面积约32万平方米,其中村民复建房12栋,建筑高度不高于米,每栋楼层29—33层,住宅套数约套,配置车位约个,总投资约12亿元。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庄小龙摄
复建项目容积率5.2,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项目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建设,配置超市(商场)、健身场所、幼儿园、托儿所、文化室、社区卫生站等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
回迁房样板间。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庄小龙摄
回迁房地理位置优越不得不说,整个棠下新墟复建安置地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北分别紧靠临江大道和花城大道(规划建设中)两大主干道,东西两侧也规划有小路,基本上四面都是道路。不少南北朝向的房子都是望江的。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庄小龙摄
而且,棠下新墟回迁房附近轨道交通站点比较多,离地铁车陂南站和车陂公交总站也不过百余米距离,在其西侧规划有城际轨道金融城站和有轨电车翠岛站,届时居民出行将更加方便。
改造完成后房屋价值大幅提升改造前,新墟村的绝大部分收益以集体物业、村民房屋出租经营所收取的租金为主。由于缺乏相应的规划和管理,原新墟村内“握手楼”较多,存在环境脏乱差、社会治安情况复杂、人口流动性强、人员混杂、消防隐患较大,城市服务功能欠缺,村集体土地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与现代化城市发展很不协调。
新墟村旧貌图。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庄小龙翻拍
在“十一五”期间,广州国际金融城被列为全市9个重大战略性发展平台之首,借着金融城起步区建设的东风,在征求新墟村民的意见后,95%以上的村民均同意进行“城中村”改造。
年6月,棠下新墟征拆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启动。年8月31日棠下新墟最后一栋村民房屋顺利拆卸,签约和房屋拆除工作圆满完成。
改造完成后,村民生活环境将得到巨大改善,房屋价值大幅提升,预计村民收入将得较大幅度的增加,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和发展。
天河旧改投亿2.5万村民迁新居据初步统计,天河区旧村改造投入资金超亿元,可建成安置房面积约万平方米,不仅让约2.5万村民乔迁新居,还有约万平方米用于租赁,可以为约5万人提供居住用房。
增加学校、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肉菜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近50公顷;原来低端的集体物业全部规划商业、办公、酒店等,产业实现全面升级;建成商业面积万平方米,可以贡献约亿元的GDP,占全区GDP约8%。
自年以来,天河区重点推进林和、新塘、新合公司、潭村、棠下新墟、车陂十二社等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除了已完成旧改的猎德、林和,其他旧改项目均在推进中。
天河旧村改造最新进展前进、车陂村
金融城东区前进、车陂村32公顷集体土地的拆迁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推进村民住宅和集体物业复建的前期准备工作。
截至6月8日,
一、车陂村民住宅。共栋,签约并移交栋,占比96%;累计拆卸栋,占比90.4%,累计拆卸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
二、车陂集体物业。建筑面积约17.08万平方米,已解约建筑面积约15.14万平方米,占比88.64%;累计拆卸建筑面积15.89万平方米,占比93.09%。已清运淤泥约4.6万立方米。
三、前进集体物业。建筑面积约为8.16万平方米,已解约建筑面积为7.2万平方米,占比88.4%;已拆卸建筑面积为7.2万平方米,占比88.4%;砖渣清理情况:除富林木业地块还在拆卸中,其余地块已清理95%。
潭村
▲年5月,潭村回迁房绿化已大致完成。(来源:广州参考)
位置:西邻广州赛马场、潭村路,东侧接近华南快速干线,南部与猎德污水处理厂相望,北部为骏逸苑。规划花城大道自西向东横穿潭村。现状村民户籍人口人,村民户数户。改造总成本约为8.44亿元。
潭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已于年10月完成村民住宅建设,村民已全部回迁,集体物业将于今年6月底封顶;
冼村
(冼村回迁房,图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