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枚大龄文艺女青年,四处旅行有个主题便是到访当地有趣的文艺场所和独立书店,“文艺青年”这个标签从小众变成大众,就像小酒馆一夜之间变成网红店,原本是一小群人的狂欢,普及成为全民热点。
文艺本是一种生活态度,用来抵抗现实世界的同化,总有那么一小群人,在艺术文学电影和其他小乐趣里找到自己的避难所,我也不例外。
那些外表看起来接近的小店和某些固定元素的出场,功能只是作为装饰,隐藏在只有同类人才明白的小暗号和为某个细节做到极致才罢休的偏执,当你步入这些地方,才是找到同类人的欣慰感。
成都这座城市,在文艺青年的心目中排名非常靠前,所以在成都8天,除了必去景区的打卡任务,这些被我统一归类到“文艺”这个标签之下的地方,都是见缝插针挤出时间游玩滴,那么,关于成都的最后一篇游记,就让罗猫2同学以十年前的自己出场,一起文艺着浪起来!
第一站
在方所书店,吃枚萌哒哒的熊猫蛋糕
图片来源:网络
若按时间流水账记录,方所书店是我到达成都所去的第一个地方。从酒店步行到太古里大约3公里,途径成都下班放学的日常生活,来到洋气的太古里。
神秘的茧型通道
方所书店藏身在太古里地下一层,阴差阳错我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入口进入书店,没有乘坐魔幻的茧型神秘通道,也没有看到陨石造型的方舟雕塑。
穿过儿童读物区,走过贴满全世界独立书店海报的通道,才来到方所书店的核心地带。
图片来源:网络
8米的挑高,37根造型迥异的立柱,铺满行星轨迹的地面,方所在地下做出一间魔法世界的宇宙星辰。
设计精致的名片
细看它的名片,也是用星座图作为主设计元素。方所的设计团队认为书应该收纳古今中外的历史和智慧,根植于人类已知的世界,求索未来。所以在整个空间里运用了星球运行图、星座元素来增加浩瀚的宇宙视野。
方所书店内部
初看方所的印象,有种台湾诚品书店开在的错觉,冷峻的工业色调加上暖暖有趣的美学生活小物,碰撞出很有趣的火花。
在室内设计上,方所采用了“藏经阁”概念,设计团队做了细致的调查,发现大慈寺与唐三藏的关联,包括四川人对“窝”和“摆”的情感。中国人早在千年前就为了寻找古老智慧而不辞劳苦,获取经书。而经书和书店都是智慧的宝藏,所以就联想到藏经阁。书代表的高深的无法想像的寓意,所以便有了圣殿般的庄重。四川人生活闲适,喜爱交流,因此便有了随处可以看书的小空间和咖啡交流的场所,分别对应的就是“窝”和“摆”的生活态度。
方所贩卖的生活美学
官方介绍的方所,是以书店为基础,同时涵盖美学生活、植物、服饰、展览空间、文化讲座与咖啡的文化综合体。从商业模式看,方所的规模的确是独立书店中屈指可数的豪华style,它有巨大的空间可以把阅读、情怀、文艺、设计统统装进来,相互映照,独立又统一。
方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家卖书的场所,它给予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读书陈列空间的上方悬挂各色标语,和苏州诚品的书签楼梯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方所里的书籍除了国内常规出版社的书籍,还有一定数量的港台原版书,提供更多阅读的可能性。目前方所书店在深圳,成都有分店,第三家重庆分店也即将开业,北京暂时没有(开店成本应该是最高的吧)。
方所内部的咖啡厅
在方所咖啡厅,吃下一枚萌萌哒的熊猫蛋糕,我身旁桌子坐着一位优雅的老人,细致的吃着盘子里的点心,和同行的另外一个老者轻声细语聊着关于阅读某本书的想法,这是我所欣赏和期望的老年状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