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杨湾村红土绿水展新姿

青少年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m.39.net/pf/a_4543676.html

笔直平整的水泥路通村联户,白墙黛瓦的房舍掩映在蓝天白云间,宽敞整洁的休闲健身广场不时传来阵阵欢歌笑语……望江县杨湾镇杨湾村从曾经的“脏乱差”变身如今的“美如画”,走出一条美丽乡村蝶变之路。

  杨湾村位于望江县西南,距县城7公里,南滨长江,北临杨湾镇政府,安九公路沿村而过。现辖19个村民组,户人,耕地面积.58亩。年,安徽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号角吹响,杨湾村被确定为美丽乡村示范点。该村按照“一村一品(牌)、一村一亮(点)”要求,深入挖掘和综合利用本村资源优势与文化底蕴,聚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蕴涵着人文记忆、寄托着田园牧歌的美丽乡村。

  改人居环境绘绿色工笔

  杨湾村主干道原为一条仅4米宽的砂石路,其余都是泥泞而狭窄的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窘状困扰村民多年。

  美丽乡村建设以来,该村聚焦群众堵点、痛点,把修路当作首要大事来办。1.7公里的主干道拓宽至8米,从砂石路变成水泥路,;50余公里羊肠小道全部建成3.5米或4米宽的水泥路,连接家家户户、通向田间地头。

  “现在去哪里都很方便。美丽乡村建设给我们村带来的改变,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年近七旬的老党员舒吉发感慨。

  通过实施村庄亮化工程,杨湾村安装了96盏太阳能路灯。每当夜幕降临,盏盏路灯打破了夜的漆黑,照亮了杨湾村的幸福路。户用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6%;垃圾处理有序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生活污水实现就地生态治理,安全饮水普及率达%;猪舍牛栏、残垣断壁、废旧危房全面拆除……告别曾经的臭味漫天、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村民们迎来了鸟语花香、整洁有序、碧波荡漾的新家园。

  春来江水如蓝、碧草如茵,道路两旁杨柳依依、桃花灼灼……新种亩经济林、亩意杨林,香樟、桂花、桃树缀满乡间路,总投资80余万的村庄绿化工程让滨江杨湾更加五彩斑斓。

  美丽乡村要时时美、处处美,离不开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唯有如此,美丽才会长存。为此,杨湾村按照每个村民小组不少于1人标准配备管护人员,建立“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基础设施运转良好、村庄常洁常新、群众长期收益。

  基本公共服务也更多地深入村庄、惠及村民。便民服务大厅由原来的平扩建至平,群众办事体验度、获得感显著提升;建成5个硬化休闲健身广场,篮球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村民茶余饭后、健身娱乐有了好去处;新建幼儿园占地面积近10余亩,孩子们有了靓丽的成长乐园;位于村部后方的卫生室建设正如火如荼……

  守护绿水青山,提升乡村颜值,建设宜居家园。以绿色为底,杨湾村美丽乡村绘出了一幅美丽工笔画。

  筑产业根基育经济之花

  杨湾村是传统的农业村,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无特色产业。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传统农业效益日渐式微。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村两委一直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种瓜蒌籽?能挣到钱吗?”面对这个新鲜事,不少村民在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为帮助村民打消疑虑、增添信心,该村多次聘请专家讲授瓜蒌籽种植效益和前景,组织村民前往潜山、岳西等地学习种植技术,并成立全县首家集瓜蒌籽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瓜蒌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大力引导农户开展瓜蒌籽规模种植。年至年,杨湾村年均瓜蒌籽种植面积为亩,亩均利润达0元,效益远超传统农作物种植,有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致富。“瓜蒌之乡”名片日益响亮,示范带动了全镇瓜蒌籽种植规模化发展。

  随着环境的持续改变,杨湾村经济发展逐步走向多元化,美丽经济绽放绚烂之花。土地流转加速,截至年底,全村土地流转率超90%;水稻、油菜、芝麻种植呈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瓜蒌籽、大棚蔬菜、稻虾连作、薄壳山核桃等种养殖业多点开花、亮点纷呈。年杨湾村集体经济达31.9万元,人均纯收入近1万元,平均年增长10%。

  传红色基因树文明新风

  美丽乡村,不止美在村景,更要突出文化铸魂,实现内外兼修。杨湾村把传承保护优秀乡土文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深入发掘本地本村历史资源、红色文化,突出“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让更多文化元素置入村庄规划建设之中,使村庄有灵魂,让景点有故事。

  从村主干道转向村部,穿过一处红色休闲凉亭,来到村部所在广场。广场北侧,巍然矗立一座崭新的纪念馆——望江县抗日战争纪念馆暨杨湾惨案。珍贵的照片、庄重的雕塑、略显斑驳的抗战物品……行走纪念馆,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时间回溯至82年前,年,望江县被日军占领。同年农历8月25日,由于汉奸告密,日军荷枪实弹将杨湾村包围,全村男女老少近90人被驱赶到开阔地带,威逼利诱要求交出新四军联络员,全村百姓为了掩护新四军战士,无一人屈服。随后恼羞成怒的日军残忍杀害当地村民五十余人,烧毁房屋两三百间。其中,村民郭神送、舒腊荣两家惨遭灭门。这便是记载在杨湾村的舒氏宗谱中,一段所有杨湾人都无法忘却的苦难往事——“杨湾惨案”。

  时隔82年,杨湾村村民掩护新四军支持抗战的悲壮历史被挖掘。年,杨湾镇决定建设望江县抗日战争纪念馆暨杨湾惨案遗址。建馆之举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大家纷纷捐款捐物。年6月,纪念馆竣工,建设面积1㎡,总投资万元,均为群众募捐所得。

  纪念馆深入打造安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望江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现已成为望江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生、广大群众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重要场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目前已接待红色革命传统教育70余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2余人。

  杨湾村还深挖道德内涵,引领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通过开展“好婆媳、好夫妻”创建、“五美农家”评比、星级文明户评选等创建评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引领群众崇德向善、向上向好:积极开展包粽子比赛、“杨湾杯”篮球赛、象棋赛等赛事活动,丰富和改善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美丽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jiangzx.com/wjlt/10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