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庾亮传》记载:雷池系古水名,就是今天的望江县,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典出于此。公元年(东晋义熙元年)置县,至今已有余年历史。境内有余年前的汪洋文化遗址和黄家堰文化遗址,民间传颂的"二十四孝"中王祥卧冰、孟宗哭竹、仲源泣墓故事均发生在望江,存有太白读书堂、雷阳书院、文庙、褒隐寺塔、青林寺等古迹,传统特色工艺"望江挑花"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0万亩油菜花花海全国名列第四。
望江属丘林地带,长江水系河流纵横交错,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生态资源极其丰富,是当之无愧的鱼米之乡。说起美食如数家珍:全国保护品种土种土味的六白猪肉,有口感全国第一的武昌湖大闸蟹,野生植物土虾子、藕心菜、野生石鸡、纯天然三九菇……
望江县后山有一个全国十大最美小镇之一的鸦滩镇,每年过年都盛行唱黄梅戏、舞龙灯、打鼓书、打豆腐、塌豆丝、熬板糖、杀年猪等习俗,辛劳了一年的人们,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整个腊月,都在忙着准备各种带着浓郁乡土特色的传统美食,延续着祖祖辈辈的文化传承。
塌豆丝手工工艺在众多美食中却独具一帜。每到这个季节,左邻右舍乡邻乡亲总是包着几张热腾腾的豆丝相互赠送,这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乡情风习,大家分享着美食,分享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和幸福快乐。也是在这个季节,空气中飘满浓郁的清香,整个村庄都会被这种米香豆香所笼罩,数百米外都能闻到这沁入心脾的芳香,让无数的客人流连往返,醉倒在纯朴的民风民俗之中。
豆丝,有的地方叫豆丝粑,吃着香喷喷,但整个流程非常复杂,都是纯手工传统工艺。
这次我们有幸请到当地两位德高望重的大师范胜美和李佺荣。(以下内容及细节均由他们提供。)
下面我们瞪大眼珠,引爆你的眼球。原浆制作:01一是打瓣。将绿豆去壳,豆子打成两瓣(也有些农户会加入荞麦米、黄豆等多种原料)。2二是选米浸泡。选米要有一定粘性的籼米,最好是现在的杂交稻米,粳米糯米都不行。浸米的同时把破成瓣的绿豆水浸,搅拌均匀充分吸收水分。一般都要浸泡十几个小时。3三是碾磨。将混合浸泡好的食材,用石磨充分碾磨成原浆待用。有了上品原浆,仅仅是完成了制作豆丝的第一步。
有关豆丝的焙烤是最重要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豆丝传承大师范胜美先生,传说已是几代单传。望江风俗是这项工艺只传男不传女。随着时代的进步,男男女女都会操作。
焙烤:1事先要用青砖或砂石之类的东西磨光铁锅洗净。用一块肥肉沿铁锅均匀涂摸,大多数沿用稻草扎成小把蘸上油,反复擦几次铁锅。这道工序都是为了防止粘锅。2豆浆用小瓢舀起,顺锅势圆弧型浇于锅的二分之一处,豆浆顺锅下淌,主人立即拿起专用的湖壳(一种比一般河蚌更大的贝壳)顺势将豆浆塌匀。现在也用毛刷替代。大师他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团队精诚协作。图为李佺荣大师。据说松树枯针焙烤出来的豆丝有种独特的香味。
火候可是一项顶级技能,火大则糊,火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大师需边观察、边指导、边调整。
一片片豆丝诱人可口
注意下面淘米竹烧箕的作用了吗?你猜
刚做完的豆丝凉放在竹筛子里整装待发,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鸦滩豆丝的起源,可追溯大约公元四、五百年间。日月轮回,斗转星移,逐渐流传至周边市县,后至湖北、江西等周边省份,但品质己面目全非,唯鸦滩豆丝依旧是纯绿色原生态食品,且具清热解毒之功效,有极强的美颜与保健价值。
豆丝的吃法有很多种:有豆丝饼,炒豆丝,也可将豆丝切成条晒干后用水煮,称之为水煮豆丝。豆丝现做现吃即是美味佳肴,隔天味则次之。
1豆丝饼:刚烫好的豆丝饼可以放油烙着吃,新鲜的豆丝饼沾上点辣椒酱,十分的美味可口。2煮豆丝:无论是新鲜的豆丝还是晾干的豆丝放在鸡汤里煮着吃,再放点小葱青菜。贵宾的到来为山村增添了喜气,如春节来客,宾朋满座,好不热闹。
这样的农家小院享受豆丝盛宴,是否有世外桃源的感受。
3吃豆丝在当地还会搭配很多其它菜。大灶大锅的四周看见四个吊罐么,里面可以放置各种食材,待豆丝做好,吊罐食材也炖煮熟了。
欲品尝美食豆丝,请走进雷池鸦滩。我在故乡等你哟,你不来我不老!(徐平波)
来源:望江之声
长按识别中科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