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望江摄影采风早年二三事

望江摄影采风早年二三事

文.图:刘家胜

"

要摆起望江摄影的龙门阵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是很火了一阵,本人有幸参加了其中绝大部分采风活动。三十余年过去了,往事如烟,当年一同采风的人,有的已经“走”掉,最小的也已在奔“六”的路上了。闲时择其几次主要活动以流水帐的形式记录下来,以飨同好回忆且品味之。

"

初渡赤水

年初夏,大概五一节过后的几天,厂头几影友(黄朝宗、刘家胜、曾勇、肖湘彬老师、熊伟、印仲高.)相约笫一次去贵州赤水采风。

赤水县位居黔之北,人文厚重,古镇、红军四渡赤水的史迹,奔涌的赤水河、丹霞地貌等,看点多多,但我们去的年代,它还真是藏在黔北大山里的一块未经雕琢之美玉,不太为世人所知。

当年交通相当不便,先乘火车半夜到了朱扬溪,次日晨,再转重庆至泸州中途停靠合江的上水船。逆水行舟,那才走得慢哟,到合江时已是中午,草草吃过午饭,又换长途车至赤水,快吃晚饭的光景才摇拢赤水县城。

饱受舟车劳顿之颠,几人已是人困马乏,好想找个地方歇下来再说。刚出车站,曾勇内急,也是,坐了几个小时的车,早就难受了,大家约好在车站门口不见不散。

好一阵时间过去,按常理该回来了,但不见曾勇人影,啷个回事呢?派人去看,根本无影,这崽儿失联了,曾是同行中最小的一位,初出远门,万一有个事,岂不麻烦?

暮色四合,零落街市的铺子亮起了昏黄的灯光。都是第一次来,情况也不熟。把几个老哥急的,没有办法,分头找吧。行李尚未放下,饭也无法吃了,大家冲进小城的夜色中,逐街逐道的寻找起来。袖珍老城,没有多久,众人又在车站汇合了,无结果,急呀!又进小街搜寻,昏暗的路灯下,仔细的辩视着每一个过路人,来来回回好几趟,还是不见小曾的影子。个把小时一晃而过,几个已是饥肠漉漉,口渴脚软,是否该去派出所了?

我突然想起,应该到四川那边过去看一下噻。原来,赤水县城隔着那条“红军四渡赤水”的赤水河,与四川省合江县九支镇遥遥相望,连接两地的是一座石拱大桥。此想法提醒了大家,一起涌上大桥,沿两边的人行道向九支镇走去。桥上行人稀少,快到对岸时,看见一青年迎面走来,路灯下,身影像曾,再近些,果然是他,找到了!大家如释重负,“唉呀,你崽儿跑到哪儿去了嘛?把我们找惨了,差点就报警啰。”言语中既有埋怨,又有高兴。

事后想来,小曾出来后,即迷失了方向,稀里糊涂离开贵州地盘,上了大桥往合江九支方向走去,黑暗中久不见同道中人,才又折返回黔,三渡赤水。

次日晨,起来就在城头溜达开了,赤水老县城很袖珍,但遗存有长长的古城墙,很斑驳很沧桑,沿着幽靜的古城墙根走走,也是件很惬意的事,脚下是踩得光溜溜的石板路,穿过城门洞,不远即是波光粼粼的赤水河,偶尔,迎面走来一个挑着水桶的老汉,或是一个洗衣的村妇,感觉时光很穿越。

从县城出发,逆赤水河而上,过了复兴场,有个水码头叫风溪口,此处路分两支:顺河上行,不远可到丙安古镇,南行跨过风溪口大桥,拐进大山就是去十丈洞大瀑布的土路了。

赤水地区是个竹乡,楠竹慈竹水竹漫山遍野,所以,风溪口河边大片的石滩旁,吸引我们按快门的,那一个接一个顺江而停的竹筏就不足为怪了。

风溪口大桥南端有条短短的老街,一色的悬山顶老瓦房,宁静而古朴,临江的一边,盈丈的悬岩上,长着一棵攀崖而上的老黄葛树,浓密的树荫下是街上唯一的老茶馆,也许是农忙的季节,也许是寒场的日子,茶客稀少,拍片累了,走来了我几个外乡人,到是给老板一个惊喜。沏一杯盖碗茶,临窗而坐,清风拂面,非常愜意,偶尔,河面上掠过的孤帆远影,又是一种风情。

几天的采风一晃而过。返回的日子到了,从赤水县城我们乘上了顺赤水河下行到合江县城的小机船。乘船顺江下行绝对是一次视觉盛宴,船移景动,那两岸丛生的翠竹,翱翔的白鹤,令人目不暇接,很有些原始美。

悠悠然。船的左前方出现了一座集镇,近前望去,它的老房子马上吸引了我的目光,传统的四川民居——单檐悬山顶穿斗式房屋,舒服的是,它是顺街而上,一座比一座高,从船上看过去,就是一座座没完全重叠的“金字塔”,非常震撼,当船慢慢下行,正对它的一瞬间,抓起早已备好的像机拍下了这难忘的画面,就是后来刊载于四川日报那幅:川南民居。本人去过不少的古镇,看过很多民居建筑群,就建筑外观来说,这个算是和谐,漂亮的了,上品!

这个地方叫先市,回家后查地图才知道的。

后来又想去重拍一次,在江对岸架起脚架长焦头正正规规的拍它一回,真的去了,非常遗撼,全拆毁了!唉,真是可惜了一处民居瑰宝。

二渡赤水

年5月初,在厂工会的资助下,望江一帮影友画人二渡赤水.记得参加人员有以下各位艺术同好:胡辛,刘家胜,曾勇,熊伟,黄朝宗,黄义燕,漆家父子,陈远强,熊桂华,周河安,李万衡。

8天时间里,顺赤水河支流---风溪河上行,笫一次领略了十丈洞瀑布的雄伟大气,中洞瀑布的平滑娟秀。-

我感觉当地风俗把瀑布叫做“洞”了。(以后我们又去了很多个“洞”。)

十丈洞瀑布夹在两山之间,风溪河水夺峡而出,气势逼人,从高度宽度来说与黄桷树瀑布不分上下,只不过要拍好它的确不好弄,数百米处就感到阵阵水雾扑面而来,像机没有防水的装置,简直不敢拿出来拍,只有观景的份儿了,不管怎样,众人还是顾不得了,纷纷各寻佳景.忙开了。

中洞瀑布在十丈洞瀑布下游2公里处,宽约70来米,高约19米多,是一处非常漂亮的帘状瀑布,被有关专家评为“中国帘状瀑布”的代表,的确,站在瀑布下深潭的对岸,我看到的溪水分明像一匹宽宽的,软软的白丝绢从高高的断崖上滑落下来了,而不是像上游的十丈洞瀑布的水流,是“砸”下来的,是一种柔柔的美,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水景风格。

拍瀑布的方法当然首选慢门拍摄,找个好角度架上脚架,截取瀑布最精彩的部份,小光圈,长曝,就是要把水流那个“飘然而至”的意韵“拖”出来。

从中洞瀑布下来,过了两河口不远,老天下雨了,这下可惨,没雨具。班车也没了,计划中又要赶往风溪口,只有顶着雨走,暴走了3个多小时,真是苦了几位大龄影画人了。雨时大时小时停,中途经过一个工地伙食团,有刚出笼的馒头,麦香浓且个大,饿得不行,2两一个,好几位一连吃了3个。雨停了,又往风溪口走去。

返县城,再寻赤水河支流---大同河上溯,见到了藏在深山中的千年古镇---大同。

刚到街口,就被它的地理位置吸引住了:古老的街道临河而建,吊脚楼傍倚靠着苍劲的老黄葛树。水中藏卧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大石头,似水牛?青蛙?街巷幽幽深几许?走进古镇便知了,街道的确很长,河街又旁生出许多条支街来。斑驳古老的房屋,純朴勤劳的老妇,少不了又是一阵狂拍。

老街中段有家古朴简陋的旅店,名曰“工农餐旅店”,五个墨字写得颇有书法底蕴。楼上住人,楼下吃饭兼茶馆。一看就是出“人文”片儿的好场景,其它人都去街巷转悠了,我就守在老店对门,支了脚架,镜头对着那颇有沧桑感的店面,要捕捉那食客茶客众生相,门口的灶台上放着一只大铁鼎锅,茶壶“突,突”的冒着蒸汽,老板店里店外忙碌着,街沿立着个老头,手抱孙娃儿,也不知在等什么,一会儿吃饭的来了,一会儿又来个喝茶打牌的,刚按下快门,又走来个驼背儿卖小菜……,很生动的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就在我的镜头前晃来晃去。

5月的天气总是时常来点小雨,天空阴沉,加上街檐的遮挡,场面更显阴黑,带的胶卷感光度只有区区度,应付阴雨天屋檐下的场景,的确恼火。又不想用闪光灯,怕光一闪,那现场感就要大打折扣。只有低速硬拍,即使如此,我还是幸运的留下了“工农餐旅店”的七个精彩且珍贵的瞬间。

赤水多竹,所以街上打席子的手艺人也多,特别是用水竹儿打的凉席又薄又软,价也合适,一帮影友画人趁着采风之闲,你一床,我二床,纷纷买入。

老街的后段,竞有一间舞厅,不大,也就三十来平方,三合土地板,一老式木板门面而已,白天卖日常杂货,夜晚来临,东西一收,就能开门迎各路舞客了。晚饭后,寻着音响放出的音乐,我们也走了进去,虽说来自城里,没二个会跳那些玩意儿的,找个板凳,纯粹是来体验山里人的夜生活了,一会儿,众人就闻到一股奇异之味阵阵飘来,原来,舞厅后面是一个猪圈,音乐响起,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伴合着那阵阵飘来的猪粪味道,还有山中年轻人们的生硬舞步,在古老的街道上,久久不歇。

三渡赤水

年5月间,大山里的杜鹃花开的正艳,摄影同好们(刘家胜,曾勇,黄朝宗,陈远强,何正,熊伟.谢伟.)又第3次去赤水了。这次的脚步比上二次伸得更远,不但去了十丈洞、中洞、风溪口、大同古镇,还把脚伸到了叙永县的凤凰乡,返回途中又去了久闻大名之合江县佛宝自然保护区。

以大同古镇为起点,沿溪流上溯,不远就是四洞沟瀑布群,这是一个四級瀑布群,每隔1公里左右一个,飞流泻下,响声震耳,但是,比起十丈洞中洞来,不管高度或宽度,似乎气势差了不少.但它两旁的山峰中遍布竹林,林中长着稀有的山珍——竹荪。更有称为恐龙时代的古老植物——桫椤树,一行人漫步于山林野道之中,却也是个欣赏绝佳风景的好机会。

合江县佛宝自然保护区面积平方公里左右,东与重庆江津四面山相邻,南和贵州习水三岔河风景区为伴。走过福宝镇,进入天堂坝,就象来到了一个天然的大花园,看那春天的溪流崖畔,到处都开有粉红,淡黄的杜鹃花,还有或高或低的瀑布,再配以无处不在的丹霞地貌,确是处处有美景,茫茫林海中,耸立着川黔界山——海拔余米的红牵子山,除了曾勇不想爬山,留守看车,一行人鱼贯而入了林间小路,径直往山顶的垭口爬去,好一番艰难的攀爬,终登其顶。山脊之上,一根十来米高的人称“石笋妈”的巨型石笋拔顶而起,再观南黔北川,绿浪起伏,难觅尽头,一幅天然画卷展现眼前。

在福宝山中流淌的大漕河上,有个地方叫门槛滩,因滩床后段高于前段,犹如一道奇特的门槛而得名。滩面宽大,河水滔滔,山里的先民们为了出山方便,造了一座跳礅桥,数十砣高约半人的石头,弯弯曲曲摆放在宽泛的河滩上,建造年代,无从可考,单看桥面的磨损程度,很有些年头了.从高处望去,涓消水流从石礅间缓缓淌过,好景致。也巧,那天路过,便看到这跳礅桥了,想拍呢,桥上空无一人,要是有个乡民挑个竹筐或什么的从桥上走过,那这画面就生动完美,气氛就渲染起来了,几人就在那等呀,好半天!就要萌生退意之刻,对岸终于有人上桥了,戏来了!侍那几人进入最佳位置的片刻,相机的快门果断的按了下去,一幅佳作产生了。后来,我的一幅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名为“故乡小石桥”的作品,即产生于这大漕河上古老的跳礅桥。

大漕河上还有处瀑布,叫洞坪瀑布,虽然落差不大,也不宽,但也生得千姿百态,令人留连。当时拍了也不知其名,多年后才知其大名:洞坪。

福宝古镇座落在一条起起伏伏山梁上,悬山屋顶,粉墙黛瓦,重重叠叠,错落有致。从老街的两端高地放眼而望,建筑群落韵律感十足,很有画面感,很上像。而老屋的两旁呢,夹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向边角发散开去.这就是回龙古街了.它是全镇保存最完整的一条古街。在大青石铺成的街道两旁,老式民居鳞次栉比,形成九龙巷、刘家巷、包青巷、柴市巷、鸡市巷等五条巷道。赶巧不赶早,那天福宝逢赶场天,一大早,四里八乡的山民带着各种山货果菜,沿街而摆,九点来钟,老街上已是人头攒动,卖菜打油,割肉扯布,各色人等,非常热闹,这正是拍摄人文照片的绝佳场合呀!喜古建民居的,可去高点打望,喜拍人物的,可去细细观察那卖买双方的讨价还价,喜钻老街巷儿的,可去旮旯角角发现新大陆。叼着烟杆儿发呆的老汉,檐下背着背兜吹牛的村妇,悉数收入镜中。一时间,摄影师们均不见了踪影,都去找各人感兴趣的东西拍片去了。

多年后,又去过一次福宝古镇,街还是那街,名还是那名,但再也找不到当初那个福宝的韵味了。回想起来,在摄影采风这件事上,好多地方都要赶早,一旦这些古镇老街开发旅游了,原往民撵走了,古屋翻新了,卖珠珠串串的,杂糖麻花的来了,人挤人了,古镇的沧桑感没有了,对于喜爱古镇摄影来说,也就没啥意思了.先市如此,尧坝如此,大同古镇亦如此。

乌江行

年12月,厂头工会组织了一批摄影的、画画儿的爱好者(刘家胜,曾勇,李万衡,王天伟,陈远强,黄朝宗,熊桂华,何正.)去了当时四川辖下的武隆彭水两县创作采风。

冬天采风,最恼火的就是天气,雾蒙蒙的天空,几乎伴随了7天的行程。

记得是从南川进入,翻白马山下到武隆的。那时的武隆彭水县城真是破哟,可惜没能动手拍几张照片留存。还好,乌江峡谷的风光处于原生状态,看起还是养眼的。

江水正枯,满川碧绿。

年代久远,好多事情已经淡忘,唯独旅程中在江口小住的事还记忆清晰。

江口地处乌江与芙蓉江之交汇处,人文厚重,风光独特。芙蓉江,原生的名字,多美。

回到江口。街上有家食宿小旅店,老板是个女人,看她也忙,一帮拿相机画笔的人便自己弄将起来,杀了2只大公鸡红烧,油多佐料也齐,大火冲开,小火慢煨,晚饭时分,一盆佳肴上桌了,大快朵颐!伴着乌江的涛声,当晚就住在小店了。

次日清晨是个明亮的阴天,散射光,非常适合拍人像的光线。众人出了幺店子,拍片的,画画的,各忙去了。山里的空气格外清爽。农舍旁见一老头,手拿长把粪瓢,非常出神的望着前方,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一队迎亲的人正担着花紅彩绿的大铺小盖渐行渐远,看那老人专注并且有些酸楚的表情,我主观的想,他一定想起了他年轻时的什么事了,悄悄的,我换上了珠江定焦头,大光圏,趁他没回过神来,拍下了后来被多家报刊采用,名为“父辈”的黑白照片。

江口街的对岸,薄刀岭之令旗山下,隐约可见一处半圆形坟丘,山岭环绕,古韵犹存。那是一处有来头的古迹:唐长孙无忌衣冠冢。(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哥,唐代开国重臣,被人诬陷,贬黔州,后赐自缢而亡。),隔江而望,我与另几人很想过河去参观这个景致,凭吊一番的,估计同伴中多数人也不感兴趣,又要赶路,只有作罢,留个遗憾在那儿了。这一留,就留了三十来年。

泛游川东北

年4月17晨,工会摄影美术采风组一行人(陈远强,刘家胜,黄朝宗,曾勇,李万衡,官可,李勇,何正,刘邦一,漆老师,熊桂华,董国光.)乘坐一辆望江,离开郭家沱,往川东北方向,绝尘而去。

过邻水大竹,穿达县宣汉,当晚夜宿万源县罗文坝。

次日晨进得万源县城,便直奔县文化馆,了解县境那有可摄可画的景观,工作人员热情得很,给我们介绍了县东方向有庙坡与皮窝俩个点,景色非常不错,连国画大师吴冠中先生,都曾在此驻足半月写生,留连忘返呢。

遂前往。车近庙坡皮窝,果然是:层峦叠嶂,烟波浩渺,正是初春,山野梨花开得正繁,配上农舍,确是妙景,正在寻找角度拍照,一阵瓢泼山雨,众人纷纷撤退。

夜宿万源大竹河乡。四月的大山里非常冷,晚间见一户山农几小孩都还光着小脚板,看了实在心疼,大家于是凑了点钱与那农家。

二十多年前进入城口真是太不容易了,山又高路又烂,就是今天,即使有了万(源)城(口)快速干道,也是很费事的。

第三天进得城口县境,照片没拍成。车上有人说要买天麻,想奔县东而去,天麻的主产地在万源及通江县那一带嘛,也不好打岔,汉江在城口境内有条支流,叫“任河”,一车人便顺河岸乡路,东行。开了2个多钟头,到了乡村公路尽头,都怕快进巫溪了,连个天麻的鬼影子也未看到。

折返县城,有了小插曲,吃饭间歇,我与老陈直奔巷巷头,找县邮局去了,发现柜台里有许多八几年的成套邮票,每套票搭一本过期杂志,(城口太偏僻,才留有这许多好邮票,)按当时市价,成批买回应该有戏,正想买点呢,有人在远处莽起叫唤,开车!开车!结果没搞成,错过一次机会。

城口至开县段风景还说得过去,特别有个地儿叫观面山,与万源辖下的八台山风景区的应该不太远,也许是八台山脉的东延,山中有处峡谷---羊泗峡,也是值得驻足的地方。路经温泉镇,听说是个又出盐巴又有温泉的地方,也没时间考证了。

摄影与旅行、与美食历来是紧紧相联的,到了万县,羊肉笼笼是跑不脱的,那个时候,万县羊肉笼笼就小有名气了。虽然每一笼价高且量少,那个四月的晚上,在那个老城的小饭馆儿,一伙人还是吃了一大堆笼笼来摞起,方才尽兴而归。

实话说,到了万县折往西南,经梁平,垫江,长寿回厂,真没啥子看头了。

过梁平某个乡场时又有个小插曲,有乡民拿了只鸟沿街叫卖,车上有个人想买不想买的,又走嘛,怕有五、六公里了,这人突然又要买鸟了,一车人又陪他原路倒转去,也还巧,那老头儿还在,一番讨价,记得花10元买下,这才打道回府了。

来源:智慧望江

点击进入两江生活圈】小程序,发布信息一下搞定

本周江北这些地方要停气检修(21号鱼嘴部分地区停气)请提前做好准备

八旬老太误将快件当废品卖掉里面装着数万发票

和悦家园分房时间安排表

重庆男子被“免费美容”套路,三小时花掉1万2!鱼嘴也有人上当!

挂D挡踩刹车伤变速箱?别拿几万块钱来开玩笑?

两江生活圈特惠福利店,邀您免费入驻

电梯底板换新颜,和韵业主齐点赞

龙兴、石船、复盛、鱼嘴、五宝

江北、渝北、北碚的朋友请







































北京白癜风要多少钱
哪里治白癜风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jiangzx.com/wjlt/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