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棉船洲地形成,迄今有多年历史,因初出水面似蛾眉,称之为蛾眉洲,后改称八宝洲。
清
中期棉船开始有人定居,定居户为彭泽本地人。清朝晚期,大批安徽省的枞阳、桐城等地人涌入棉船,同时小圩堤逐渐形成。
中华民国
设保甲制度,棉船设鳞字号、张姓洲、复往号、搁排洲、沙凸洲、粮洲、新洲、二号8个保,八宝洲更名为八保洲。
年4月21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陈赓部,第十三军团周希汉部、第三十七师周学义部、第一〇九团顾永武部,奉命从江北望江县渡过长江,解放八宝洲(今棉船镇),为解放江西打响了第一枪。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年
3月江北区建立团组织,废保甲制,建立乡村行政机构,江北区为县第七区,归马当二区管辖。
同年江善讲被评为全国农业水利劳动模范,赴北京参加全国劳模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坚决执行“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孤立富农,打击地主”的阶级路线,打倒了地主,使农民分得了土地。
成立江北区人民政府,下辖六个乡:搁排乡、粮富乡、永京乡、鳞字乡、天明乡、江临乡。粮富完小、天明完小成立了中国少年儿童先锋队。全区学校试行“五年一贯制”。
江北区设立粮油仓库,在全县排序为第五库。在区公所驻地沙凸洲(今金洲村)设立营业厅。
年
10月县土改工作队在七区(棉船)建立起全县第一个区卫生所。
同年七区(棉船)建立民主妇女联合会。
年在沙凸洲一次烧毁收缴鸦片9两。
引进美国“岱子15号”优良棉种。
植棉模范徐积莲(光明村)参观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年
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束。
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经县委批准,江临乡徐积连、鳞字乡江善讲的两个互助组分别建成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年
最高水位达到20.98米,当时圩堤高程在19米以下,全乡各村所有圩堤被淹。灾后县委组织全县劳动力到棉船进行复堤堵口工作。
棉布实行统购统销。
年
8月粮食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落实到户。正常年景,一定三年不变。
年
10月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基本上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同年江善讲所领导的江心高级社植棉亩,收皮棉担,单产80.8斤,名列全省高级社之首。
撤销区的建制,改区为乡,设搁排乡、粮富乡、永京乡、天明乡。
年
江善讲首创江西大面积单产超百斤的奇迹,先后被省政府、国务院授予省、全国植棉劳动模范称号,并获农业部颁发的“爱国丰产奖章”。
年
5—10月持续干旱,其中连续68天滴雨未下,全公社3万多亩棉田受灾。
8月斜纹夜蛾爆发成灾,全公社近2万亩棉田受害。
8月下旬中共彭泽县委、县政府派工作组来江北区(棉船镇)以高级社为基础,建造了彭泽
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即江北人民公社。下辖12个大队:复排大队、金星大队、金洲大队、日新大队、新淡大队、新民大队、新光大队、光明大队、升洲大队、江心大队、粮洲大队、新洲大队。
年
9月江善讲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国庆庆典,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同年成立棉船公社人民武装部。统一计量制度,以十两为一市斤。
年
10月江西省省长邵式平到江北公社(今棉船镇)视察工作,并亲笔题字,将江北人民公社改为“棉船人民公社”。
年
依照彭泽县委《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信用合作社的决定》,棉船公社建立棉船信用合作社。棉船公社党委做出联圩决定,把鳞字号圩、张姓洲圩、复往号圩、珠琅圩四座小圩合并,建成棉船大圩。
年
2月江善讲赴上海参加华东区先进集体代表会议,在会上作“多种爱国棉,多卖爱国棉”的发言,表达了新一代农民“站在家门口,望到天安门”的爱国奉献精神。
同年棉船珠琅堤联圩竣工,保护耕地面积由2.8万亩增加到4.2万亩,堤线总长由61千米减至31.6千米。
江心大队荣获“华东东区植棉先进单位”和“全国农业战线红旗单位光荣”称号。在东边河村创办东边河轧花厂;光明村建立自来水厂。
第二次人口普查结束。
公社自筹资金4万元,建成扩音室和广播室,成立棉船公社广播站,各大队都架起广播专线,
公社安装喇叭只。9月1日19时正式播音,创全省公社级广播站的记录。
年
秋棉船创建第一所初级中学。
同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束。
年
全乡掀起学习毛泽东的“老三篇”(《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的群众运动。
在江心村创办彭泽县江心良种轧花厂。
年
棉船成立工商行政管理局。
年
5—9月持续干旱。
同年上海京剧团名演员童芷苓团长带团棉船演出。各单位、学校、工厂均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
各条战线的干部、教师、医务人员、文艺工作者和知识青年组成的“5·7”大军,参加生产劳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至年,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普及。
年
5月成立棉船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进行扩社并队。
同年省革委员会主任程世清来棉船视察。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取消合作商店。
创建大队医疗站,推行合作医疗,每人每年缴纳基金0.5—1.5元。
年
马当至棉船江底电缆铺设竣工,隔江电话畅通。调整社、队规模,进行扩社并队。
邮政、电信分成两局,电信分局归地方经营。
年
3月王震来棉船视察粮棉生产情况。
同年有计划地派谴科技人员和农民赴海南岛繁殖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白栋材到棉船视察。
棉船人民公社将新光大队撤离朝阳大队,成立新红大队。
年
整顿民兵组织。再次调整社、队规模。
年
分期分批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
年
8月公社成立农科所。
同年江心大队农科站坚持三圃提纯复壮,建立棉种育种体系,每年向国家提供良种50吨。棉船篮球队出席九江地区农民篮球运动会。
年
11月召开大会,热烈庆祝粉碎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会后,举行游行。
同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三位伟人相继逝世,棉船人民开追悼会沉痛哀悼。
开展揭批“四人帮”活动,开展“三大讲”肃清其流毒和影响。
棉船境内发生2.2级地震,棉船人民为了预防地震,在外搭棚住宿。
年
学校恢复大、中专升学考试制度(高考制度)。
九江航运部门在棉船东边河码头设置趸船,并配备80吨和吨“井冈山”客货轮各一艘,每日航行于棉船至九江之间。
年
持续干旱,大批农作物受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善讲再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劳动模范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
年
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推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
年
棉船供销社开始销售电视机,主要为12英寸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品牌以“飞跃牌”和“金星牌”为主。
开展工业企业普查。
年
撤销公社委员会,恢复公社管理委员会。开展地方普查工作。
棉船中学参加在县城举办的第六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前三名。成立棉船中心完小,领导和管理所辖区小学。
境内普遍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年
江心大队植棉亩,亩产皮棉达斤,首次突破“双百”大关。
开展“五讲四美”(讲道德、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讲卫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
设立棉船税务所,有所长1人,税务工作人员8人。
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束。
年
7月连降暴雨,洪水猛来,棉船圩堤决口,江西省副省长郑效先和公安厅厅长孙树森来棉船视察灾情。
马当至棉船35千伏线路过江工程竣工。
年
开展爱鸟周活动。
开展乡级换届选举,撤销原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人民政府机构。
年
12月14日棉船变电站投入运行。
同年响应县委号召,开展向战斗英雄、抗越烈士方外元同志学习的活动。
金星渡口至乡政府的东沙公路正式通车,全长10华里。
升洲何宗宜在武汉测绘学院取得了硕士学位。
新淡军人胡卫华在自卫反击战的一次战斗中荣立二等功。
日新村放牛娃吴海山经考核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攻读博士研究生。
新洲造纸厂“云龙”牌卫生纸被送到广州市,参加了一九八五年秋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三电”投入使用,“三电”就是变电站、电排站和特高频电话。
棉船全部种上了“泗阳”“”棉种,当年亩棉地总产棉高达8.8余万担。
年
4月成立棉船公安派出所。
同年工业、企业的经济体制开始以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棉船邮政部门恢复办理储蓄业务。
年
部分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年
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来棉船视察。
年
棉船江滩发现钉螺,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杨纯(女)率领国务院检查组来棉船检查。
金星村党支部书记鲍恩如被评为全国植棉劳动模范。
年
棉船镇荣获“全国百颗星乡镇”称号。
江西省省长吴官正到棉船视察。
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开始,历时5天,完成全乡4万人口登记工作。棉船镇建立了微波传送有线电视差转台。
年
中宣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棉船乡计划生育专职干部张玉梅“全国计划生育宣传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并奖励一级工资。
被民政部命名为“中国乡镇之星”。
年
乡政府决定重点打击电、毒、炸鱼等严重破坏水产资源的不法行为。
年
11月棉船镇开通模拟蜂窝式移动电话。
年
撤乡建镇,棉船乡更名为“棉船镇”。
棉船镇金星村九组处的江岸发生大面积窝崩,倒塌江岸米,深20米,离农户住房最近处仅5米。
年
2月全镇实行上市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
3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镇视察。
筹建江西省长虹精细化工厂,厂名“九江赣星化工厂”坐落在原泉山乡茅店村。
年
被民政部命名为“中国乡镇之星”。
棉船中心文化站在全国行业歌曲评比中,选送的《江总书记视察棉船》《棉船年》获得一等奖。
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全民总动员上坝抗洪,夺取抗洪胜利。
年
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季崇武少将率工作组到棉船检查棉船人民武装部工作。
年
出现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长江水位高达21.60米,比历史最高水位(年20.98米)高出0.62米。农田几乎全部被淹没,大多数农户颗粒无收。
东边河客运码头段突发窝崩长米,纵深20余米的江岸连同金星加油站及部分居民住房倒入江中,通往镇政府的江边水泥公路崩塌,致使交通中断。
开展第二轮农村土地延包,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
年
6月连续多次普降特大暴雨,属全省罕见。
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舟桥第三十一旅官兵来镇支援抗洪抢险。江西省委书记舒惠国到棉船视察防汛工作。
年
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开始,历时10天。
九江市教委对初中教师“三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一话(普通话),一机(微机)进行验收。
复排村党支部书记黄兴中被评为全国植棉模范。
持续干旱36天,大面积农田受灾。
年
江西省副省长蒋仲平来棉船镇视察。
棉船镇成立亭子墈村。
年
7月江西省宣传部长刘上洋来棉船指导防汛工作。
同年棉船镇荣获“全国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年
棉船镇老年科协成立。
棉船信用社获“中国人民银行全国支农先进单位”称号。
年
建设汽渡码头并进行码头江岸护坡,在码头候船室旁建设一个多平方米的停车场。清淤小夹江,增大了小夹江储水量,清洁了水源,有利于养殖。
7年
改建中、下游排涝站,将机排改为电排,加大了排涝站排水量。
8年
秋学校进行合并,全镇共有6所中学全部合并到棉船中学(原棉船高中),小学合并后,每个村只保留1所小学。
年
棉船镇诗词楹联协会成立。
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到棉船视察防汛工作。
南京军区某集团军政委蒋莫祥来棉船指导工作;南京军区某集团军政委王平来棉船慰问抗洪抢险的部队官兵。
年
九江市委副书记张学军在县委副书记李小平、县委常委江先来的陪同下到棉船镇检查指导防汛及农业和农村工作。
解放军某部余名官兵进驻棉船,参加抗洪抢险工作。
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来棉船镇实地查看堤坝险情,现场指导抗洪抢险工作。九江市委副书记、市长曾庆红到棉船大堤检查,指导防汛抗洪工作。
江西省军区司令员郑水成少将、南京军区某集团军副政委王新海少将到棉船新红堤段,实地察看堤坝险情,现场指导抗洪抢险工作。
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达恒深入棉船镇检察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国家防总减灾司孙京东区长到棉船指导防汛抗洪工作。
南京军区驻浙某集团军政委王平少将到棉船镇慰问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部队官兵。江西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到棉船镇指导防汛工作。
年
引进投资10亿元的有色金属冶炼项目,落户在定山工业园。
建成集镇卫生队、村级通道卫生队、自然村庄保洁员等三支清洁队伍,共有保洁员46人。圆满完成了全镇房屋普查工作。
年
九江华鑫有色金属冶炼公司落户澎湖湾工业园。
举办棉船镇第一届“江中花海,魅力棉船”油菜花旅游文化节。码头水上加油站落户在金星村老砖瓦厂。
河字号生态农业开发项目,直接吸引农业投资0万元。
开展大规模土地流转工作,全年共完成土地流转面积亩,被列为全县农业工作亮点。
对32千米的环堤公路进行全面检查维护,特别是对新红堤段塌方严重的地方,进行抛石护坡加固。
年
棉船镇获“全国文明乡镇”称号。棉船文化站被评为全省一级文化站。
招商引资初见成效,落户在矶山工业区的彭泽县环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缴纳税收万元。
投资万元,打造江心村、光明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点各2个。
镇政府在油菜花旅游景点修建了观景台、广场、砂石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解放江南第一渡”纪念碑等基础设施。
棉船自来水公司完成了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改变了棉船长期以来供水困难的状况,实现了自来水全覆盖。
年
实现了32千米的环堤公路全线硬化,水泥道路通达千家万户。棉船幸福院一期工程已竣工并正式投入运营。
年
亭子墈村的土地开发项目建设正在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实行了稻蟹、稻虾套种,每亩增收1元。
在下游空户堤处修建一座垃圾焚烧炉,大大改观了棉船环境卫生状况。
对东沙公路进行亮化改造,在公路两侧一共安装了台太阳能路灯,而且沿公路两侧种上多种花树。
江心村50千瓦光伏电站已并网发电。
年
9月19日《棉船镇志》编纂办公室成立,开始编写《棉船镇志》,正式成立了《棉船镇志》编纂委员会。
同月棉船中心幼儿园竣工并投入使用。
同年棉船镇创造社会生产总值8.51亿元,全年完成财政收入万元,是全县首个年度财政收入突破0万元的乡镇。
棉船镇对东沙公路两侧各拓宽3米。
对东沙公路沿线、集镇、集镇至棉船中学沿线,进行亮化。
在金星、金洲、升洲、光明、江心、亭子墈等村共建通组公路9.8千米。
建设朝阳八组桥。
镇政府购买环卫车、环卫桶,组聘名保洁员。
年
1月23日镇综合文化站成立棉船银帆文艺演出队。
1月25日下冻雨,树木、电杆、电缆等挂满冰凌,有不少粗壮的树被折断,部分电杆被压斜。
3月8日江心村现役军人、空军某部营长朱长友同志光荣地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月10日干旱无雨,13日开始高温持续一个多月。
9月棉船镇开始进行经济普查工作。
同年棉船镇拆破旧房、违章房、空心房、危房,旱厕清零。严禁秸秆焚烧,整治农村环境,村容村貌大有改善。
年
9月19日《棉船镇志》编纂工作历时两年顺利竣工。
同年棉船镇推行殡葬改革,废除丧葬陋俗。棉船镇拓宽乡村道路。
棉船镇开展清理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棉船圩除险加固工程。
年
棉船镇长江水位21.23米、超警戒线3.3米,抗洪取得全面胜利。
投资1万元的东沙公路升级改造完成。
投资1.6亿元的圩堤加固改造工程基本完工。
建设“棉船抗洪纪念馆”和“棉船文化展示馆”。
棉船镇集镇改造,强弱电下地,整体亮化,雨污水分流。夹江全段清淤。
建设长江最美岸线棉船段湿地公园。
启动长江大堤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对存在严重堤防安全迎水面的68户建筑物进行拆除。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