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安抗疫的关键时刻
省疾控中心专家组
阜阳、安庆、铜陵、马鞍山、淮南等
省内各地兄弟姐妹
闻令而动、紧急驰援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
却心挂同一座城市
奔赴同一个方向
在六安的日日夜夜
他们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
拼了命地守护我们的城市
兄弟,谢谢
这份情,永难忘
你们就是六安的英雄
流调队:
与时间赛跑加速“六安速度”
“医院收治的1例发热患者,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且近14天无外出史……”5月13日凌晨5点,省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龚磊被电话惊醒,听到这个消息,龚磊一下子睡意全无。
1个小时后,龚磊带着调查小组匆匆赶往六安,开展先期调查工作。
5月13日上午9点,省疾控中心刘志荣主任、吴家兵副主任带领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环境消杀等一批专家赶往六安指导疫情处置。
凌晨1时,街道上人迹稀疏,唯有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人员还在极速穿行。到达指定地点后,工作人员迅速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防护手套和防护口罩,拿着纸笔走进了普通人避之不及的地方——隔离病房。
龚磊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深夜奔赴疫情现场对新冠肺炎病人进行询问,详细了解患者发病前后的接触史,曾经去过的场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发病过程及就医情况等关键信息。
近三个小时的流调早已让穿着防护装备的他们大汗淋漓,护目镜也逐渐起雾变花,然而仍然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因为他们记录下的流调信息,对于后续人员摸排管控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凌晨4时许,流调结束了,他们又开始投入到梳理密切接触者和撰写流调报告的工作当中去了。
流调工作如同侦探办案,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就必须做到情景重现,精准锁定患者行进的路线图和时间点,确保每天时间不留空白。
而患者往往记忆不清,这就需要流调队员反复论证。
“您再仔细想想,那天下班后,您有没有去过超市、药店或者其它地方?”
“您确定11号那天一整天都在家里吗?麻烦您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