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望江县 >> 望江人文 >> 芭蕉不展丁香结

芭蕉不展丁香结

唐诗学习之五十二

芭蕉不展丁香结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赠二首·其一》。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叙写离别之愁。

古人的怀人诗,大多把场景都设置在楼上,登楼远眺,希望能看到意中人。南梁沈约有“高楼切思妇,西园游上才”,南梁何逊的“举帆越中流,望别上高楼”,都是如此。李白的《菩萨蛮》也有“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登楼望远、登楼望月就成了思妇的标配。

李诗第一句设置了一个黄昏楼上眺望的场景,如果说“楼上黄昏”是以景寓情,那“欲望休”就切入到了女子的心理活动。望,是一种心理欲望,渴望着情人归来。欲望还休,是渴望冲动的短暂理性思考,明知望也白望,但还是想望。望了停,停了望,相思就是在这种望望停停的矛盾心理中挣扎。温庭筠在他的《望江南》中就写道“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玉梯横绝,与江淹的“网络生兮玉梯虚”中的“玉梯虚”一样,横绝,就是横断,没有梯子,心上人怎么来与她相会。仰望天上那一钩弯月,什么时间才能理解人的心意,圆起来呢?同是“月如钩“,在诗人们的眼里有着不同意义。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是寂寞清愁的意象,月圆月缺,载荷着人生的无常之悲。欧阳修的“南陌望穷云似帐,西楼吟断月如钩”,是一种望而不得,求之不得的感叹;释清远的“两岸芦花一叶舟,凉风深夜月如钩”,是一种恬淡宁静而富有禅意的意境。

转句用了两个意象,一是芭蕉,一是丁香。芭蕉不展,代表心里愁苦郁闷,在张说的诗里就有过“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丁香,在文人的笔下她就是渴望爱情的多情少女,杜牧就写过“绣领任垂蓬髻,丁香闲结春梢”;崔涯也写过“淡黄衫子浑无色,肠断丁香画雀儿”。丁香结,就是丁香花没有开。这里的芭蕉,代指女子的心上人;丁香就是女子自己。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芭蕉树的蕉心没有舒展,丁香花的花蕾还没有展开。女子在楼上思念情人的时候,她在想情人此时此刻也在遥远的地方思念着她,就像没有舒展的芭蕉一样,这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收句“同向春风各自愁”,很容易使人想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虽然有情人相隔遥远,但她们的心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同一种思念。纵春风再好,也难解思念之情。

这最后两句深受人们欢迎,被人们不断拿来引用。贺铸的《石州慢》中有“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杨慎的《风入松》中有“芭蕉不展丁香结,闭春心、眉锁难开”。王灼的《减字木兰花》中有“心事悠悠。同向春风各自愁”。苏泂的《金陵杂兴》中有“蝶衔花蕊蜂衔粉,同向春风各自愁”。由此看出,李商隐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力。

读李义山《代赠》

望月楼头问未休,不圆心事却悬钩。

芭蕉若解丁香意,翠叶横桥过尽愁。

悠雲作于北海拾贝斋

/04/24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

点击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jiangzx.com/wjrw/118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