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以“科技赋能经济圈·协同建强产业链”为主题的年(第二十三届)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在成都望江宾馆举行。会上,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与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员会签署了科普工作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成都科普工作新模式,推动成都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合作是党的群团组织与民主党派的强强联手,将会从哪些具体方面促进成都科普事业发展?九三学社成都市委专职副主委、心理学教授卢勤接受了市科协融媒体中心记者的采访。
卢勤表示,此次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出一支庞大专业化科普队伍。“说的是一支,其实下面会有很多个分支,将聚焦科学文化、医疗卫生、心理服务、应急安全、环境生态等多方面。我们将以打造‘九三学社成都市蓉慧科普讲师团’和‘九三学社成都市蓉慧科技志愿服务队’为引领,整合社内科技人才资源,推出一批具有一定先进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优秀科普出版作品,在社区、学校或企业打造一批科普场景,开展科普研学、人才培训、演讲交流、互听互议等科普宣讲活动。”
成都是一座科普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成都高校比较多,科研院所也很多。”卢勤向记者介绍道,“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民主党派,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民主党派中的院士大户。而成都九三学社有着68年的历史,是15个副省级城市九三学社里人数最多的,应该说覆盖的科技面也是最广的,对成都乃至四川的科技事业发展都做出过重要贡献。”
据卢勤介绍,成都九三学社目前有多个社员,遍布成都所有高校,涉及成都各个区域。“未来,我们也会根据各个区域重点发展的领域,聚焦社会热点和公众需求,围绕“三个一”工程(即组建一批队伍、推出一批作品、打造一批场景),利用成都市科协的组织优势、科学传播平台优势和九三学社的智力资源优势,两者相结合,最终实现科技为民、科普利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