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漫步文学研究会宗旨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激情个性多元
文心
文道
文学
作者简介
田园,原名耿凤琴,山西省灵石县夏门中学语文老师,语文教研组长,爱好朗读写作,灵梦朗读创始人之一,散文和现代诗多见于国内各大公众平台,灵石县作家协会会员,晋中市诗歌协会会员,曾任执手天涯诗歌版版主。散文《那些走过我心的人》发表在浙江绍兴《鉴湖》杂志年第三期,诗歌《七月(外一首)》发表在《野鸟》诗刊年第三期。《鹰》《乡思》《独处》发表在《野鸟》诗刊年第一期,《蛇》发表在美国《新大陆》华语诗刊总第期,《尊严》发表在美国《新大陆》华语诗刊总第期。《回想》《缘》发表在美国《新大陆》华语诗刊第期。长篇小说《路》已发布第45集,古韵也有涉猎。愿用声音和文字记录美好生活。
路(45)
文田园
河南叔叔整好的平台正好跟四伯家的院子齐平,四伯一开大门,就能来到平台上了,而这个平台下面就是巧姑姑家的院子。三位河南叔叔每天很早就起来干活,一镢头一镢头地刨土,一锹一锹地装上小平车,再一车一车地推出去倒掉。院子渐渐大起来,三位叔叔就开始在斩下来的崖山壁上打窑,爸爸说,这崖山土挺硬,是介于红胶泥土和黄土之间的二色子土,刨起来特别费劲,有时候遇到有燎礁石的地方,半天打不了多少进度,爸爸从来不埋怨他们做工慢,感觉难打的地方,爸爸就一个劲地给三位叔叔顶烟,说这是力气活加技术活,又苦又累的,妈妈则每天用送饭罐罐装满开水,打发慧琳她们送到工地上,让三位叔叔喝热的。虽然每顿饭,三位叔叔也跟家里人一样吃窝头擦尖,但是遇到天气不好了,爸爸就会弄两个素菜,打一些散白酒来跟三位叔叔喝酒,拉闲话,问一些他们老家的生活情况。一来二去的,慧琳也知道了,那个大个子的壮汉叔叔姓陈,爸爸妈妈叫他老陈,个子高高瘦瘦的那个叫孟德,比较矮的满脸红疙瘩的叔叔叫金明。每天晚上三位叔叔要干到天黑,爸爸把马灯点亮好一会儿了,才收工。老陈叔叔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劳动布衣裤,身上的棉衣很单薄,所以他说,要多干活才能不冷。孟德叔叔穿的是一身蓝布衣裤,棉袄还行,裤子很单薄,他是拉平车倒土的,他说,腿一个劲跑就不冷了。金明叔叔穿一身军绿的衣裤,戴一顶军帽,他负责铲土装车,他说装车不冷等车冷,孟德叔叔拉出去倒土,他就跑到刚打进去不深的窑洞里边躲避寒风,看见孟德叔叔往回走,再赶紧跑出来铲土。晚上,三位叔叔去老院里跟爷爷睡觉,爷爷说,出门人恓惶,铺盖很薄,爷爷就尽量把炕烧热一些,晚上炕上暖和,可是到后半夜还是得当团长才行。爷爷是脾气暴,但是菩萨心肠,一年四季经常收留外地人在他那里住宿,什么卷套的,铲刀磨剪子的,小炉匠,熟皮子的,跑江湖卖艺的,但凡有外地人来需要住,村里人第一个推荐给爷爷,爷爷一般来者不拒,也从来不收人家一分钱,总是说出门人恓惶。一般住过的外地人也都感激爷爷,走的时候总是千恩万谢,也有个不自觉的熟皮子的,半夜趁爷爷睡着的时候,把爷爷的两身新衣服带上跑路了。说起这个,爷爷抖动着山羊胡子,笑得合不拢嘴巴:“我那衣裳是准备的老衣,我活着舍不得穿,说等死了干干净净地穿好,去见阎王爷吧,他还拿走了。狗日的,也许就是穷逼的,老衣他都敢拿。幸亏我长了个心眼儿,把钱装在贴身口袋里,哈哈,我就这十来二十块钱了,要是拿跑了,我就连旱烟也抽不起了。”爷爷抽着旱烟,吐着烟雾,山羊胡子一动一动,丢了东西还笑,慧琳以为爷爷会咬牙切齿骂那个跑江湖的呢。那句“狗日的”可不算骂人,村里人说话口头禅,都带这个。老陈叔叔他们听着爷爷的话,也都笑了,慧琳心里想,爷爷干嘛在他们跟前说这个,难道不怕他们也偷东西?说不定本来没有这个念头,听爷爷说了,反而想起来了呢。可是爷爷说话慧琳又从来不敢参与,只是低头看书,自己动着小心思。
慧琳每天放学回家就去给他们送水,路不远,下了小坡,往右拐,再往上爬坡就到了,原先的小路被新倒的土盖了,新土是活的,老能灌到鞋里面,人走多了,又踩出来一条新路,可是有时候又盖住了。慧琳费劲地爬上坡来,把三位叔叔的大茶缸添满,就圪蹴到一边看他们劳动。现在窑洞已经有了个轮廓,券口那里贴得圆圆的,小镢的新印子一个挨着一个,里边也打进去不少了,都是红土,二色子土,老陈叔是主要技术工,到窑顶的关键部位时,是不会让另外两位叔叔上的,他趴在土堆上仔细地砍着土,因为顶部要券成圆的不容易,深一点浅一点都不行,爸爸有时候劝他,说没事的,大不了到抹泥的时候找平就行了,老陈叔笑道:“好六哥了,你行我不行啊,我不能让人笑话我,连个窑洞都券不圆,我还能走江湖吗?给你做完我还得找活计呢,不能砸了自己的饭碗啊。”爸爸笑了:“我是看你太费劲,你给我做好我当然高兴还来不及呢。”有时候慧琳也拿起铁锹,帮助金明叔叔铲土,慧琳力气小,铲两下也顶不住大人一下。就放下铁锹,去给孟德叔叔推平车,快到边畔的时候,孟德叔叔就让慧琳放手,怕慧琳跟着平车倒下去,慧琳才不信呢,倒土又不是倒人,孟德叔叔说,你不是上学吗?没学过惯性?到了边上你根本停不下来,慧琳才恍然大悟,承认孟德叔叔说得对。转眼到了年底,三弟的小脸蛋肉嘟嘟的了,白白胖胖,大眼睛,黑头发,还喜欢笑,真可爱,谁没事都想抱抱他,不像二弟,人家还没到他跟前,他就吓得大哭。窑洞还没有打完,三位叔叔也没回家过年,就留下来在慧琳家过。过年这一天,他们休息,早上喝了酒,跟爸爸爷爷说着两地不一样的过年习俗,初二早上就又开始劳动。到慧琳又开始上学很多天了,新窑洞才终于竣工,爸爸最后给他们开了十五块钱的工钱。三位叔叔每天还是在爷爷那里住,起来帮助爸爸干点零活,在家里吃过早饭,就去找活计,好多天,到晚上又回来了,说活计不好找。爸爸和爷爷安慰说,找不到就先住着,反正家里也能住。等他们走了,妈妈说:“住倒是没问题,可这吃饭是大问题,这青黄不接的二月,咱们自己吃都得省着,再白养活他们三个,真是发愁,去年一个冬天他们就吃了不少呢。”爸爸说:“没有了我去借,你不用愁。他们找不到活计总不能让流浪吧。”妈妈不再说话,爸爸吱吱地抽着烟,完了把烟锅往鞋沿上一磕,烟袋包缠好装进口袋,出去了。妈妈愣愣地在灶台旁边想心事,左手夹在右腋下面,右手撑在脸上。爷爷看见爸爸走了,也拄着棍子出去了。第二天早上放学回家,屋子里坐了好几个人,双喜姐夫和富民叔也在,慧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悄悄地躲在一边看书。后来才听明白了,原来那三位叔叔一大早都走了,连铺盖卷也拿走了,一起带走的还有爸爸从部队带回来的一双牛皮鞋。慧琳见过那双鞋,虽然没见爸爸穿过,但是爸爸一直拿它当宝贝,每年夏天都要拿出来给它上鞋油,晾晒好,再给邻居串门的讲很多穿着皮鞋抓特务的故事,几乎要到秋天的时候,才把它收拾好放到衣柜里去。这故事当然也给这三位河南叔叔讲过,前几天,孟德叔叔说,他要去相个对象,没有一双像样的鞋,爸爸就把皮鞋拿出来让他穿了。他穿完还没来得及还给爸爸,就放在爷爷家里,今天早上连人带铺盖带鞋,一起走了。富民叔说,也许人家晚上就回来了,你们想多了,出门人的心也是肉长的,这么长时间,你老六对他们怎么样,合村里的人谁不知道,他们能干出这种事情?我不信。爸爸说,要是普通的鞋也就算了,那鞋是有纪念意义的嘛,从部队回来我都没舍得再穿过。妈妈埋怨说:“丢了活该,你把你家祖宗十八代都给人家说了,什么都说,单怕人家不知道你是谁了,这下好了吧,丢了活该!”爸爸无言以对。大家安慰了爸爸一顿,都散了,一切又恢复平静,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又过了几天,晌午放学,慧琳看见老陈叔在椅子上坐着,心里纳闷,他居然还有脸回来。从他跟妈妈的对话中,慧琳知道了,那天早上从爷爷家出去他们三个就分开了,现在老陈叔在宋村找到了活计,抽晌午休息时间,特意过来告诉六哥和嫂子一声。妈妈说了皮鞋的事,老陈叔很奇怪,说根本不知道这个事,就是觉得老打搅你们不是长久办法,所以才不辞而别,是怕你们再挽留,至于他们去了哪里,现在还不知道,等打听到了,我告诉你们,这两个没良心的东西!老陈叔愤愤地骂着,黑红的脸膛更红了。妈妈没有多说什么,留老陈叔吃过饭,临走老陈叔又说了很多帮助找那俩混蛋的话,爸爸妈妈把他送到院子外面,他才沿小路走了。
夏天的时候,爸爸听人说,金明在王家镇找了对象结婚了,一大早起来,就去王家镇找他,回来的时候,说是皮鞋不是金明拿的,金明真的在王家镇结婚了,媳妇还挺精干,听说孟德回了老家了,而且金明叔证明,皮鞋肯定是孟德拿走了。爸爸说,那可就真找不回了,也不知道他的具体地址,光知道是驻马店的,那驻马店大了,上哪儿找去?妈妈说,你不是会破案吗?你去了还怕找不到啊?爸爸提高嗓音:“你这个人,因为一对鞋,我破案去?你们不活了?出去不用花销?”妈妈低头暗笑,爸爸才意识到妈妈是逗他。慧琳看着他们打趣说笑,心里也高兴,虽然皮鞋没找到,可是总算能放下这个事了。
爸爸没有再提起过皮鞋,只是找了人,开始收拾新窑洞了。先动泥匠和木匠,来旺爷起窗台,砖是从大队砖窑新买来的,新民哥做了好几天,把门窗安好了,还是老式的样子,上面是豆腐格子,需要糊麻纸,下面是三个正方形的玻璃格子,风门是上面四格玻璃下面是木板,脑窗也是豆腐格子。慧琳每天放学都要去新家看看,新门窗安好了,爸爸又找了来旺爷和金狗哥、计有哥两个小工,两三天的时间,他们就把两孔窑洞抹平了,先用麦秸泥抹平,再用麦壳泥抹第二次,最后用配灰泥抹均匀。窑洞里面立刻光滑漂亮了。最后是打地,这可费了老劲了,慧琳他们到处去捡砖头,青石块,回来再把他们砸成核桃大小的石子,捡了好多天,砸了好多天,石子堆渐渐形成一座小山,因为抬砖块,慧琳和姐姐妹妹的肩膀都磨破了,因为砸石子,爸爸提早让有田哥接了电,晚上,一家人留一个看两个弟弟,其他人全部出动,去新院里砸石子。为了住新家,慧琳他们也不叫苦叫累,每天晚上干到十一点才回去睡觉。爸爸说石子够了的时候,大家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爸爸又买来了石灰,洋灰,沙子,就准备再问人来打地了。来旺爷说,打地很苦重,一个大工不行,得两个大工,五个小工。爸爸想了半天,就去找五伯,五伯也会做泥瓦活,可是爸爸回来却很沮丧,妈妈问是咋回事,爸爸说,去了说了半天,五伯两口子都没开口,既没答应给做,也没说不给做,爸爸觉得很尴尬,就回来了,妈妈说,那就不是你哥,跟仇人一样。你就不能再找个人?非要找他?三虼螂打不出来一个屁,你一天就把人家一辈子的话说了。爸爸抽了一袋烟,把烟袋收了,又起身出去了,这次回来高兴了,说是找了贵生叔来帮忙,人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小工也找好了,除了上次的两个,又问了力耕、卫民哥,还有姨夫来帮忙,加上自己家里的小兵小将,应该是没问题了。第二天正好是礼拜天,哥哥也回来了,一大早大工小工都到齐了,就相跟着来到新院,大家才发现,五伯已经开始干活了。看见大家来了,脸上的表情微微动了一下,好像说,要干活计不早点来,嘴唇动了一下没说出来。大家见五伯已经把石子用水阴好了,石灰也分开几堆堆,爸爸扛出来一袋水泥,拆开,跟石灰倒在一起,搅拌均匀,大家也都开始干起来,扛水泥的扛水泥,担水的担水,搅拌石子的搅拌石子,慧琳干不了重活,就拿着盆从瓮里往出舀水,倒在石子堆上。爸爸,哥哥和姨夫负责往堆上送料,金狗哥,计有哥和贵生叔按照比例把一大堆沙子石子石灰洋灰搅拌起来,力耕哥和卫民哥拿大铁锹往窑里铲,来旺爷和五伯负责把料摊平,然后用两个大棒槌开始使劲锤打,来旺爷说,打地打地,要打出浆来才行,咚,咚,咚,两个人此起彼伏,打得水泥石灰浆四溅,打得人心都跟着咚咚跳。打出浆来以后,又用大大的木泥板压平,再用铁泥板仔细抹平,然后再把来料摊平,再打,再压。供料的人,担水,配料,搅拌,送料,只听见嗤嗤嚓嚓工具的交响,大家挥汗如雨,都穿着高腰雨鞋,溅得满身都是泥灰点子。一早晨下来,才打完一个窑洞的地,壮劳力都累得话都不说了。大家在水瓮里洗了脸手,回家去吃饭。妈妈和姐姐已经准备好了饭菜,一大盆土豆丝,两大笼馍馍,一大锅绿豆米汤,碗一大摞,筷子一大把,大家自己盛了饭,找个阴凉地,坐的,圪蹴的,蹲的,大口嚼着饭菜,大声开着玩笑,慧琳他们等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才把用过的碗洗了,然后拨拉一点菜,馍馍早已吃完了,幸亏妈妈还蒸了一笼窝窝,先头部队吃完饭又去工地准备开工了,爸爸才跟妈妈低声说:“你看见没有?老五干了活计,都没来吃饭,也不知道前晌来不来了。”妈妈说:“他不来就不来吧,怪脾气,做了活计不来吃饭,话也不说,谁能猜到他们两口子的心事。”前晌比早晨天更加热,太阳火辣辣的,烤得人难受,幸好有四伯家的枣树阴凉,十一点开始干,到晌午吃饭的时候,另外一个窑洞的地也打好了,五伯照样来帮忙,照样不多说话,也照样把地压得平展展的。晌午饭是一大锅西葫芦打卤菜,吃的拉面,小伙子们受了一天硬苦,都拿大傻碗一人两碗面,不到半个小时,妈妈和好的一大块面就吃完了,慧琳他们可轮不到吃拉面了,妈妈把剩下的菜底子倒进汤锅里,又加了一些水,红豆面擦尖压了一锅,这饭也不是平时每天能吃到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慧琳,一人一大傻碗,吃了个饱,弟弟妹妹还有爷爷也都吃得香饱。后晌的活计还很重,两孔窑洞外面要打一个晒粮食的平台,虽然不用像窑洞里面一样铺十公分那么厚的石子灰泥,起码也得二寸厚,来旺爷说,用料量不会比两边窑洞的地加起来少,因为面积要大,爸爸拿步数量了一下,从门口到边上,宽是六米多,从窑洞这头到那头长是十五米多,因为土窑的壁子特别厚。来旺爷一声令下,大家又开始干起来。太阳从学校那边落下去了,月亮星星上来了,照得院子里明晃晃的,爸爸让有田哥接了灯,院子里更亮了,最后,来旺爷,五伯,贵生叔,又把窑洞里的地,外面的地齐齐整整地再抹一次,然后再洒一些水,用塑料布盖好。这一场硬仗打下来,所有的人精疲力尽,十一点多了,好不容易才完工,来旺爷指挥大家把干完的底子清理干净,用过的家具全都在水里面洗干净,各人带来的各人只带走,工地上利利索索的,这才领着人回去喝米汤,这是规矩,不管在队里跃进,还是给家户里帮忙,只要到了晚上,都要给喝绿豆米汤的。大家下来的时候,妈妈已经把米汤倒在桶里面,大碗,筷子,还有土豆丝也都备好了。院子里这个热闹,这饭直吃到月亮西斜,大家才陆续散去。只有五伯,干完活就走了,大家知道他怪脾气,也不搭理他。来旺爷临走,吩咐爸爸,不要让人去上面踩踏,每天要去洒水。
特邀主编今音简介
今音(笔名),原名王荣根,诗人,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曾获《上海文学》奖项。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十三部,签约影视多部。现居住上海。
特邀主编吉玉简介
吉玉,原名周国平,安徽望江人,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发表中篇小说《那年,那事,那灯光》、《二十郎当》等,诗歌、小说、散文、杂文约70余万字。获得过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多种奖项。年创作的文学朗诵作品《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邂逅》《永远的嘎达梅林》《炉火》等在网络广为流传。
特邀主编:今音吉玉
本刊主编:田园
执行主编:燕小六
田园漫步文学研究会会长田园
田园漫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吉玉
田园漫步文学研究会秘书长红萤
投稿邮箱:
qq.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