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故事都是铁路人,你们开火车他们却开

提到铁路人

第一反应不是修火车的就是开火车的

但是有这么一群铁路人

他们不仅会开船还会修船

不信你看

停在码头上的“武汉号”

在武汉长江二桥下游不远处

停泊着一艘多米长的轮船

轮船的甲板上

并排铺着四段铁轨

这就是“武汉号”火车轮渡

年“武汉号”工班正式成立

现由武汉桥工段轮渡车间负责养护

50年来,先后有多名船员

在“武汉号”轮渡船舶上工作过

“武汉号”甲板上的铁轨

“武汉号”曾是

我国内河中最先进的船舶

长江上的火车轮渡历经几度兴衰

年3月开通运营

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运

年7月恢复运营

当时

长江上没有桥梁

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

依靠火车轮渡摆渡连通

火车轮渡把一列列火车

运送到徐家棚火车站和刘家庙火车站

梁保林是“武汉号”的第五任船长

年走上“武汉号”船员岗位

在“武汉号”工班历经了40年风雨历程

据梁保林介绍

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

“武汉号”是我国内河中最先进的船舶

由于火车轮渡靠离码头频繁

必须尽量缩短船舶靠泊码头的时间

船舶专家根据火车轮渡

运输特性来设计建造“武汉号”

这种操作性能的优越性

其他船舶只能“望江兴叹”

航行日志

记录了“武汉号”的水上航史

“这种吨以上的船舶在长江内河上属于一等船舶。驾驶船舶的船长和驾驶员必须具有国家颁发的一等船员适任证书。”

“武汉号”驾驶舱的陈列柜中

存放着几摞航行日志

记录了“武汉号”的水上航史

过去

“武汉号”的船员们

每年都要进行

小时以上的战备航训

年“武汉号”结合战备航训

开始探索水上运输

年承担了

为原轻工部运输皂蜡的任务

装载12节油罐槽车往返于

武汉至上海的长江航道上

当年为了完成重要物资运输任务

船员们春节期间

都是在“武汉号”上度过的

最长的一个航次

他们在长江上生活工作了45天

一张合影照片

珍藏30多年

在“武汉号”甲板上

二副董玉会与船员们

一起为调整船位忙碌着

随着长江水位的上涨

船员们要对“武汉号”的

前后锚链进行收绞松放

将船位调整至安全位置

从柴油机发车、送电、锚机运转

直到船舶舱面的锚链作业完毕

船员们连续工作三个小时

完成了这项作业

位于船舶最底层的轮机舱

是“武汉号”的“心脏”部位

这里有3组柴油发电机组设备

“武汉号”的全部动力来源于此

“我们的二副当年可是给邓小平同志开过船的人。”

董玉会在南海舰队服役

年1月26日

邓小平同志南巡时

从深圳蛇口码头

登上号猎潜艇前往珠海视察

董玉会当时是艇上的操舵班长

邓小平同志登艇后

与舰艇上的全体官兵合影

这张珍贵的照片

董玉会像宝贝一样珍藏了30多年

照片上邓小平同志

坐在第二排中间位置

第一排左起第三个人就是董玉会

年底

董玉会从部队复员后

分配到“武汉号”上工作

至今一直保持着军人的本色

工作任劳任怨

“武汉号”的驾驶舱

养护柴油主机设备

现在

“武汉号”火车轮渡虽然不摆渡了

但仍然是战备船

在水上航行的铁路人

几十年如一日

他们精心养护着船上设备

始终保证“武汉号”处于适航状态

时刻准备投入摆渡

来源:人民铁道

投稿邮箱:janicelsn

.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甘露聚糖肽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jiangzx.com/wjys/4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