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一线工人微展播耕耘奉献创造记

最美故事

濒临长江,依山傍水的铜锣峡畔,一群有梦想的80后技术工人正成长为“望江制造”的新生力量。他们先后荣获望江公司“质量信得过班组”、“工人先锋号班组”,重庆市国防邮电系统“十佳班组”,“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等荣誉。年,他们完成了超生产能力配置2.07倍的任务量,创造了生产奇迹,他们就是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精密加工车间二班组。

该班组生产现场一角

该班组组建于年,班组成员在技术创新的进程中上下求索,在点滴的工作中沉淀积累,实现了年龄结构的更新,实现了技能水平质的飞跃,囊括了望江公司“加工制作领域的技能带头人”、“重庆市优秀技能人才”、“重庆市第四届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众多荣誉。

年,该班组承担了某特种产品所有箱体类、关重件、长周期零部件的精密加工,按照历年的生产组织模式,根本无法完成如此超能力的机加生产任务。在车间党政领导的带领下,他们集思广益,抱定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的坚定信念,从生产均衡、员工队伍、资源配置等方面分析班组生产现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只有坚持科技创新与精益生产双轮驱动,才能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精益管理明确当天生产进度

该班组把新的精益理念融入到生产的全过程,努力实现精、准、细、严的精细化管理。一是强化计划牵引,科学组织生产。运用甘特图绘制出长周期零件的生产节点,详细列出每个零部件每道工序的加工周期及累计任务量的节点。有效使用CSPS生产管理看板,对关重设备编制三日滚动计划,分解落实任务到机床和个人,使班组的作业计划科学化、精细化、准时化。二是抓好生产的过程控制。生产组织方面,对8台立式加工中心、2台三棱磨床实施“一人双机”,并且开两大班,成倍地提高工效;分解瓶颈设备的工作量,使班组的生产更均衡;对长周期零部件实施生产预警,指定专人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和处理,对生产异常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整改。技术管理方面,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班组与车间技术室联手合作,强化工艺技术改进,广泛运用宏程序数控编程,优化原有的数控程序;大力推进卧加的工件坐标系旋转自动补偿功能,攻克卧式加工中心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过程中效率低的难题。质量管控方面,多形式地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加强工艺纪律检查,开展QC攻关活动,运用PFMEA质量工具对产品零件进行质量分析,采取措施更改工艺流程和检测方法等,提高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和检测效率。后勤保障方面,班组长每晚梳理当日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向工具室提出次日加工产品所需刀辅具,做到数控加工刀具配送提前化,缩短了生产准备时间,消除了等待浪费。同时,围绕生产开展TPM活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三是做好生产指标的趋势分析。每周、每月,班组“五大员”对生产计划完成率、一次交验合格率、质量损失率三个关键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做同期比较。未完成的产品零部件从人员、设备、物料、协作等10个方面进行本质原因分析,测算未完工作量所需的机加时间,制定追赶计划,限定时间节点,确保班组的生产流程进入良性循环。

由于某铝合金框架箱体部件形状复杂,孔系繁多,精度要求高,历来是车间乃至公司加工的“老大难”,月生产能力为14个。该班组通过完善工艺、重新编制数控程序、夹具改制,现每月至少生产28个产品,全年多创造经济价值近万元。该班组全年共改进工艺技术46项,有10多项荣获公司二、三等奖。其中,三棱孔轴加工技术的研究获集团公司二等奖;模块化宏程序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改善获得集团公司“优秀改善案例”二等奖。班组产值从年万元跃升至年万元。

通过日常自主管理的开展,班组夯实了基础管理,班组的“SQDCME”指标得到有效管控,实现了管理标准化、制造精益化。年四季度顺利晋升为四星级精益班组,在CSPS达级评估审核中,受到集团公司精益管理达级评估审查组专家的高度认可。

面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年,该班组表示,他们将严格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在集团公司“战略”的牵引下,在望江公司“”工作思路的指引下,以首创精神树立起新一代望江技术工人的榜样,为望江的发展继续耕耘、奉献、创造。

最美感悟

1.坚持科技创新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提高生产效率,就要大胆运用工艺科研“四新”技术,通过工艺技术改进、数控程序优化、快速换产、防错技术与装置的应用等,消除浪费,成倍地提高工效。

2.精益理念指导生产是完成生产任务的保证。运用精益工具,指导班组的整个生产流程,能有效避免班组管理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消除管理中的浪费,并持续改善管理,有效支撑企业生产的快速高效发展。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哪里能治好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jiangzx.com/wjys/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