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一直以来,海纳百川的上海不断接纳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人,他们带来的食物也在不断影响、塑造着这个城市的美食文化。“本帮菜”为什么特指上海菜?浓油赤酱的风味能否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在川菜、粤菜、日料、东南亚菜的包围之下,“海派美食”能否再次振兴?暑期美食调研项目就是要在魔都以“垂涎欲滴”的方式调研海派美食文化和历史,带大家吃出水平。不仅肚子要喂饱,大脑也要。
本次暑期项目,行前阅读资料,项目中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法的四大社科调研方法训练指导;学术训练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知识输入的同时,还可以亲自在上海城隍庙小吃街、美食店完成主题为“海派美食排行榜”的街头采访及问卷调查任务,了解“四大金刚”(大饼、豆浆、油条、浆饭团)的制作工艺,以及通过vlog短视频+调研报告、演讲汇报+PPT展示。
学霸导师天团带领以项目小组为形式的小班教学模式,通过参加本次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输出调研报告;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进行课题主题相关的演讲汇报和PPT展示;学会制作海派美食文化Vlog短视频。
暑期活动老师点评“在海派美食项目中,子琪学习态度认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对未知课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上课认真听讲,适时发表自己对于各个话题的独特见解。出于对古风的热爱,在古色古香的城隍庙进行实地调研时也出色完成了老师布置下去的采访和拍摄任务。除此之外,孩子的动手能力也比较强,在上海美食制作学习的过程中,跟着老师傅学习小笼汤包的制作,上手速度很快,出品也佳,值得表扬。”-米老师
,乘风破浪的夏天征文第一名
《在这个城市相遇》
--合肥常春藤双A书院G11唐子琪
八月的上海很美。
在车上靠窗的地方向外望,又是个大晴天。天很蓝很蓝,让我不禁想起《大鱼海棠》里说,我们的世界,天空就是他们世界倒过来的海洋。阳光在地上堆垒起白灿灿的光斑,发亮,发烫。道路旁的树叶绿的发光,青翠欲滴。叶的深绿和日光的白亮相融,很美,却预示着我们又要任由烈日炙烤,热风蒸腾了。
上海,中国国际金融贸易大都市。在这里,西洋建筑和外国友人无处不见。这里的包容开放与多样精彩总会给我带来惊喜。
奔赴城隍庙开始做调研采访,烈日当空,我带了一瓶矿泉水以备不时之需。阳光被水瓶折射,水在瓶中晃动,晶莹透亮。我们乘车穿过上海的大街小巷,感受这个城市的不同魅力。瓶子里的水还剩一半时,是城隍庙小吃门口拍摄搜集vlog素材了。三个女生结伴,沿着古色古香的巷道寻找关于上海美食的一切。这里正逢七夕园灯会的筹备,倒挂着油纸伞的青石板街人流穿梭,灌汤包的热气氤氲如雾,在阳光下折射出好看的彩色。如梦如幻的烟雾深处,看得见波光点点,阳光将一道九曲桥下的水装点得格外耀眼。在秀美如画的石板小径缓步,人在诗中,诗在心中。
可这次来城隍庙并不是观光游玩,我们分组要去采访城隍庙的游客商家关于上海的美食文化。我和我的小伙伴都并不是很擅长与陌生人交流,我们多多少少会有一点所谓的“社交恐惧症”。我们在烈日下呆呆的站着,皮肤被烤的生疼。可也不能因为这点心理反应就因噎废食啊。在老师和互相的鼓励下,我们三人便往路边的小店走。婧文的声音突然从后面传来:“等等,我们就采访这个卖茶叶的阿姨吧,她看起来十分面善,应该很好说话。”说完,我们便跟着她走了进去。如婧文所言,迎接我们的是一小杯散发着淡淡香气的蜜桃乌龙茶。我们边饮水边询问阿姨关于上海美食的见解和感受。我和身旁的琳淇不时观察几眼婧文的面色,当婧文紧张或是接不上话时,我们二人会帮她救场,或者帮她补充,和她一起做好访谈。众望所归,采访很顺利。蜜桃和茶叶的香气在我们四人的交谈中,慢慢散化在空气中。
本来吹在脸上滚烫如刀割的风,这时似乎愈加清晰起来。
回上课空间的路上,瓶中水还剩薄薄的一层。当午的太阳有一瞬似乎敛了烈意,绿叶成荫。我一口饮尽,这缕阳光缓缓流入心中······
感谢时光,让我们在这个城市相遇。如画的上海,温暖的你们,很美,很美。
match联系我们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望江西路号
(浮山路与望江西路交口东北角)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