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的日子里
唯有美食才让小西有动力出门
PS:吃顿饭都要拍照留念的才是真·吃货好吗
但是……
前方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
有6家杭州人爱吃的小店
放“暑假”关!门!了!
1菊英面馆曾经在《舌尖2》闪过2分钟的菊英面馆
沿袭了20多年放暑假的习惯
7月1日起又开始放假了
一直要到9月8日才会营业
一家放假倒罢了
老杨烤黄鱼、三姐妹、望江门小龙虾……
这些这些杭州人口口相传的街头小店
今年夏天纷纷进入“放暑假”模式
宝宝心里苦
下次开门就要等到两个月后了
2老杨小黄鱼它曾经是跟胖大姐齐名的杭城夜宵摊之王
江湖有着这样一个传说
有男子开着豪车打包条小黄鱼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架势也是潇洒得很
有段时间老杨无心恋战隐退江湖
小西周围好多朋(chi)友(huo)都唏嘘不已
前不久得到消息老杨又杀回来了
还是那个地方还是那个味道
招牌自然是小黄鱼啦,7元一条
比外面的一般定价大概贵了五分之一吧
不过个头也大一些
黄鱼上桌卖相很体面
鱼皮微黄不焦
咬起来紧实带点儿脆口
鱼肉嫩而带汁
老杨的手艺自然差不了
小西每次都是奔着小黄鱼去的
但是他们家的羊肉串、羊排
对比小黄鱼有过之而无不及
“肥瘦相间,水份和咬劲保持的很好”
其他什么掌中宝啊、板筋啊……
每个人撸串都有自己的一本食单
小西就不过多置言
是不是看起来就很过瘾?
忧桑的是小西得到消息
这周一就是老杨暑假前最后一天营业咯
下次再想吃老杨烤的小黄鱼就要等九月份了
快抓紧时间组队走起吧~
3望江门小龙虾比起现在添加了各种“奇思妙想”的小龙虾
鲜嫩味足、口有余香、十指流油
却又正统到不行的望江门小龙虾
才是吃货们曾经在人声鼎沸夏夜里
一解馋念、不容推却的理由
从7月1日开始,到9月15日
望江门这家最有名的小龙虾店
将放两个多月的暑假
神通广大的吃货
已经赶来大吃一顿了
不要店名、无须宣传
一家杭州人开的无名龙虾店让吃货觉得有滋有味
起先从狭长小巷里开始的“螺蛳壳”店铺
在老板娘和母亲手里左挪右移换了三家店面
最早的时候
根本没有门牌号码
后来搬到望江路号
年,租约到期
搬回到望江路号
一客小龙虾能风靡这么多年
离不开背后的主厨
最初曾经上万份美味的小龙虾
都出自这位“周大厨”之手
采访资料图
问起独门秘方
性格直爽大气的老板摇了摇头
“口味很对杭州味,来得最多的都是杭州本地客。”
京葱、大蒜、老姜、草菇、鸡精、辣椒和糖
这就是一客小龙虾用得上的全部佐料
4三姐妹小吃店杭州不少小店取名字也是怪可爱的
说是小吃店其实卖的是老底子的杭帮家常菜
店的位置也够家常
悄悄地藏在长寿路的里院巷弄
夹在周围一众水泥森林里显得越发朴实
店里的看家菜是白切肉和开背虾
肥而不腻这种说滥了的词也懒得用
不过第一次在外面的餐厅吃到热的白切肉
蘸上酱油,有种家里的味道
就像小时候外婆煮好一锅肉忙不迭催着你吃的样子
亲切的感觉加分不少
这几年名声越来越大
三姐妹小小的一爿门面接待起来有点吃力
老板决定从7月1日起闭店2个月
一方面是给自己放个假
另一方面是要把店重新捯饬捯饬
着实心疼大冬天坐外面坐着小板凳排队的人啊~
5金猪28号金猪28号
其实是食客自己起的名字
因为窗户上有只小猪
门牌号又是28
念得年数长了
本来叫什么反倒是忘了
就开在三姐妹旁边
于是就拉起来一并说了
放假倒也赶在一起
这难道就是多年的默契吗?
家常小馆子的配置
位置和空间不大
所以经常需要等位或者拼桌
朋友碰到过最极端的情况一张大桌子上三拨人
各自吃自己的
所以对环境斤斤计较的趁早别来
桌子椅子都是上了年头的凑合着用
好在是味道并不凑合
招牌是卤大肠
去的晚了可就没了
大肠洗的很干净
一点臭味都没有
做法上
并不是半烧半卤
吃口比较嫩但也有嚼头
红烧排骨,肉丝跑蛋和糖醋里脊
这种家常菜也都颇有口碑
等到9月份重新营业的时候
一定要去点一份糖醋里脊吃!
6胖大姐风味小吃杭城深夜街头最知名的传奇“大姐”
炸臭豆腐的胖大姐在淡出杭城夜宵圈3个多月后
3月11日才“登堂入室”
开出了平生的第一家街边店
“又红又拽”的胖大姐重出江湖两个多月
却遇上了麻烦事
太过热情的忠粉倾巢而出
不眠不休地捧场到深更半夜
附近的邻居受不了了
图来源于《阿六头说新闻》
胖大姐的儿子曾发了这条微博解释
不过,胖大姐的炸臭豆腐
就无需多言赘述了
不少明星吃货对这一块臭豆腐
均是赞不绝口
什么时候吃货们才可以吃到
外陋内秀、平中见奇的炸臭豆腐!
再耐心等等吧!
来源:杭州吃货、大众点评、新浪微博、都市快报等
西湖之声新媒体编辑整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