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
食品 主食大米,农村辅以大麦、小麦、玉米、山芋。日食三餐干饭,每餐爱吃一碗锅巴汤。洲区客籍农民,多为两干一稀,城镇多为两干,早上吃油条、烧饼、馍馍等点心。西瓜上市时,农家用糯米、绿豆、西瓜瓤一起熬西瓜粥,香甜可口。新麦登场时,在饭锅周围贴瓢柄粑,松软香脆。腊月,家家发米粉粑,烫豆丝。佐餐的菜肴,主要是白菜、萝卜、茄子、豆角、辣椒、葱、蒜等园蔬和马兰、藜蒿、藕须、菱米等野菜。豆腐、豆酱、腊八豆等豆类加工品也较普遍。肉食以猪、鸡为主,主要用于节日、来客佐餐。小鱼小虾过去是农家寻常菜肴。烹调重酱辣、轻糖醋。解放后主食大米,少杂粮,佐餐的菜肴,农村以园蔬为主,城镇以鱼肉禽蛋为寻常。肉类增加牛肉、兔肉、狗肉等。河豚与乌龟几近绝种,螃蟹、老鳖等成为席上珍品。
饮料 解放前,有茶、酒、糖水,比较单一。富有人家,重阳时节用糯米酿酒,俗称“重阳酒”,浓烈香醇。解放后,品种增多,有各种白酒、甜酒、啤酒、果汁和奶粉、咖啡、葡萄糖粉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