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4、乡村旅游的技术人才“缺失”。我县旅游主管部门编制少,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少,乡村旅游业态中无论是A级景区还是乡村旅游景点从事人员中,全产业链均缺乏规划设计、营销策划、市场管理、中介导游等专业人才。
5、宣传推介“缺氧”。我县周边的旅游时节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如望江县油菜花节、岳西县的映山红节、蕲春县狮子镇的荷花节、向桥乡的桃花节年复一年,助推了一波又一波的旅游人气热潮,然我县在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才刚刚起步,缺“氧”缺活力,如绿蒂首届采摘“田园文化体验节”等尚未产生品牌效应。
二
发展对策与建议
1、科学定位、打造强有力的组织机构。综合分析评估我县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大调研、大讨论、大规划”,重新科学地评估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方位、特色品位。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兴县战略,把乡村旅游作为我县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在全县干群中汇聚起共促乡村旅游大发展的强大合力,把乡村旅游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作为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群众脱贫增收的新引擎、新业态,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三大革命”、文明创建的终极目标和最佳成果。成立高规格的县乡村旅游发展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统筹全县各方力量,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加强县旅游局的队伍建设,增加岗位编制,充实一批懂规划、会策划、善推介的专业人才。
2、注重规划、绘就乡村旅游发展蓝图。邀请权威资深的专业规划设计院,高端编制我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域规划,对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区域板块、精品路线、关键景点、交通等要素进行全面的把脉定向、系统的规划设计,绘就我县乡村旅游发展新蓝图。规划前要全方位地对我县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析,明确发展战略,科学确定发展的空间布局。注重点、线、面的结合,“点”就是各层级对外宣传推介的亮点和特点,量身定做打造具有特色的核心景点,发挥晕轮效应;“面”就是在一定的区域空间,满足游客一日游、二日游,和食有佳肴、住有条件、游有特产、玩有体验的需求;“线”就是通过交通线路的改造、景点的布局,满足游客快捷顺畅的出行需求。建议县政府对各乡镇、各景点的《规划》给予补贴扶持。规划落实中必须坚持一个理念:“先规划后开发、无规划不开发”。
3、错位发展,打造区域特色。岳西县的明堂山、司空山、大别山彩虹瀑布,均盘活利用了过去国营林场的山场资源,在旅游方面做足了“山”文章;太湖县结合禅宗文化,紧扣文化旅游的发展脉博,借船出海,打造了“五千年文博园”,做响了“创意产业”品牌。我县湿地面积全国第二,有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的资源禀赋和独一无二的先天优势,具备做活“水”文章的潜质潜能。“有水则灵”,闻名遐迩的乌镇、周庄皆因水而生、因水而出名,杭州边郊的西溪湿地公园年前曾是一片血吸虫肆虐、河道淤塞的芦苇荡,总面积11.5平方公里,仅相当于我县龙湖圩后梢一角,历经5年的建设,成为国内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年创造的旅游收入3.5亿元。因此,在今年强力拆除湖泊围拦网后,下一步应适时启动华阳河湖群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际重要湿地,取得湿地生态旅游必不可少的国家级的新名片。建议分割龙湖保护区后梢设立湿地公园,申报钓鱼台省级湿地公园,通过建设湿地植物园、湿地科普中心、游客接待中心、观鸟亭、湿地拾趣等,形成绿色、生态、户外、休闲、体验观光带,举办端午节龙舟赛、荷花节、观鸟摄影大赛等活动,发展湿地旅游经济、生态经济。
4、完善基础设施,夯实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坚持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先行,如何将我县星罗棋布的乡村旅游景点、元素,串联起来,形成一两条精品旅游路线,把散落的“珍珠”串成全域旅游的“项链”,让游客花在路上的时间越来越少,留在景区的时间越来越多,尽情享受“快旅慢游”生活,关键在于便利畅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旅游主干道为依托的通信网、水系网、林网、电网的改造,以及村庄环境整治、交通秩序整治、杆线整治。建议规划建设环湖旅游大道、山区横向旅游通道。鼓励公司企业投资建设星级旅游酒店、星级农家乐,建设一批环境优美的具有乡土特色的山水人家、民俗风苑、休闲农庄、客栈酒店,投资开发多业态乡村旅游产品,建议县政府设立旅游发展扶持基金,给予补贴奖励。
5、注重策划营销、适时造势扩大影响力。酒香也怕巷子深。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更是“口碑经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营销策划,非常关键、至关重要。一是宣传造势。制作旅游宣传专题片,公开征集宣传推介语,组建导游队伍,评选旅游酒店和农(渔)家乐示范户,开展特色旅游乡镇、旅游特色村、最美民居的创建评选活动。二是举办节庆造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挥特色,包装“卖点”,挖掘“噱头”,适时主办节庆活动,有利于吸引人气、引领需求,扩大影响,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如春天踏青时节,县旅游局、文明办、文广新局、团县委等适时组织举办“油菜花节”、“桃花节”;夏天在湖区举办“荷花节”,让游客荡起小舟戏水观荷;秋天举办登山活动,登高望远赏红叶美景;冬季举办观鸟月,让游客湿地观鸟摄鸟,感受湿地美景。岳西的映山红节,蕲春县的栀子花节,太湖县的山货节,均创造了不菲的旅游收入,我相信未来陈汉的“油茶花节”、湖区的荷花节,洲头、佐坝的葡萄采摘体验节等等,一定也能创造辉煌。三是借“题”发挥造势。西溪湿地公园因作为电影《非诚勿挠》外景地而一举成名,一部电视剧《乔家大院》让人们熟知山西乔家堡。今后我县的乡村旅游也可利用徽风皖韵,注入地方文化内涵,主动对接名导演名演员,选择好题材“植入式”宣传,让湿地、名镇、名村、名景找到借题发挥的空间。四是开发特产造势。特色旅游产品、美食也能提升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年县旅游局首次在全县组织评选了一批特色旅游产品,下步要在包装、加工、营销上下功夫,要让洲区的水产、丘陵的土产、山区的特产,通过包装宣传,升级提质,做到有故事有噱头,吸住游客的眼球,吊起游客的胃口,留得住乡情乡愁,不断延伸产业链、消费链和价值链。
6、旅游招商、助推乡村旅游扬帆远航。旅游业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大公司、大企业来投资开发旅游景点,如在罗汉尖林场、白崖寨、九井沟的险要处投资建设观光玻璃栈道,全面改造提升景点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系统解决吃厕住等问题,提升景点景区档次,打造乡村旅游发展的航空母舰。年陈汉乡党委、政府引进龙成集团,组织编制了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拟流转开发1.9万亩芭茅山,大力发展万亩香榧和油茶,将率先启动漂流等旅游项目,对乡村旅游发展作了大胆有益尝试。另外,在私营企业的推动下趾凤的白崖寨正在创建4A景区,石莲洞新建了餐饮蒙古包群,中明山庄新建了五星农家乐……,我认为我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已风起云涌、蹒跚起步、蓄势待发。
来源百姓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