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人的春节习俗还年

   说到过年,对于一名安庆人来说,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了。

“还年”的热闹景象

  作为一个90后的安庆望江县人,记忆中新年的开端是“还年”,所谓的“还年”,是指在除夕“岁饭”开始前,全宗族的男丁携带着元宝(猪头)、公鸡、鲤鱼等三牲以及香纸爆竹在祖宗堂轩内祭祖的仪式。

  “还年”的“三牲”

  “值年”即负责这一年中祖宗堂轩管理的人家还会做12个米粑,象征着一年中的12个月。老人们还会根据这些米粑出锅时的干湿情况来判别未来一年中各个月份的旱涝情况。

  人们希望通过这种仪式来辞旧迎新,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康泰。

  儿时,最期待的便是“还年”,全宗族齐聚,热闹非凡,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还年”后,便是吃“岁饭”即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着过去一年的生活、工作,畅想着新一年的美好景象,和谐自然。

  此后的一系列年节活动仍旧有着不一样的习俗:除夕夜子时要接灶君司命回家、大年初一凌晨要起来开大门放爆竹、初四要送祖宗、初七即“上七”要在灶内燃“爆叶”祈求“报喜报财”……

  这些传统习俗,串联起了安庆人的新年,也刻下了一个90后安庆小伙对于家乡年味最深最切的感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安庆人的新年是传统的,年味带着来自农耕时代的余香,在生活节奏加快,快餐文化兴起的今天,在这一方土地上我们仍旧能够看到千百年来延续不绝的传统中国年的模样,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倍感荣幸。

  如今的我,走出了故乡,在外工作,但对于过年最真、最美的回忆,仍旧停留在故乡。

  其实家乡与老乡的概念一样,距离越远感情越深。故乡,港台又称作原乡,无论是原来还是故往,都是曾经,故乡确实保留着曾经的你我,也是最原始的你我,是我们每个人的起点。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立志出乡关”是由起点奔向前方,“告老还乡”则是带着一生的荣辱沉浮回归终点,原点与终点在故乡完美交集,形成一个完美的圆,一生圆满。

  故乡的年,是在外游子最深的牵挂,时时刻刻、真真切切。

  安庆人用传统习俗过着传统年,真好!(来源:万家热线)

编辑







































白癜风可以治好么
面部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jiangzx.com/wjrw/39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