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的饭局谁写的太深刻了

回复掌握望江本地顺风车信息!

回复查找和发布本地各类信息!

望江的饭局

望江,安徽省西南部一个不大不小的县城。城里人情味重,早上吃个包子油条,喝碗辣糊汤,隔三差五就会有人招呼一聚。

县虽大,但城区较小,交通状况尚好,从东到西或自南到北,开车、坐车或骑车,如果路况正常,都不会超过半个钟头,所以总会一呼百应,且此伏彼起。

饭局时间通常都在晚上,周末最多。不到5点钟,主人就到了饭店,饭店不一定大,但菜一定有特色不是鱼烧得好,就是各种土鸡土狗啊的!是一绝!那叫吃土菜,朋友聚会,用不着讲究排场,关键是吃得舒服。不谈实惠不实惠,小饭店菜不比大饭店差。

主人一落座,就拿着手机拨打一通,重复着同一句话:“怎么还没到啊,就等你一个人了…”,对方就会说:“到了,到了,已经到饭店门口了”,或者是“5分钟到…”,“路堵车……”,或是说:你几个先“惯个蛋”,“惯蛋”是近些年来流行于望江饭局上的一种扑克游戏,望江人一般都会,还有话说:饭前不惯蛋,等于没吃饭。

菜上酒满,主人通常会说上一两句,无非是“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大家了,在一起聚聚”之类,要是主人什么也不说,客人会催他说上两句,然后酒局正式开始。

每人一杯酒过后,主人开始一一介绍客人。这时候,主人大多是“组织部长”,因为他把每个人都提拔了。比如报社的张记者,他会说这是我们报社的张总编,派出所的刘警官就是刘所,银行的出纳便是科长,诸如此类。

一个桌子上,副科、正科,副处、正处比比皆是,全是领导,大家也不客气。不认识的,还相互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认识了,非常自然。很明显,大家对主人的介绍很满意。偶尔极个别的会谦虚一下,会模模糊糊地说:“我不是…办事员而已、办事员而已”,声音小到差不多连自己都听不见。马上就有人说:“快了,快了…”,谦虚的人听了信心大增,很是开心。

望江虽不是酒乡,但从不缺酒,各地酒水可谓是不畏艰险的要进入望江市场,宣酒,还有古井,种子等等……都是望江人常喝的,人既善饮也豪爽,俗话说:望江的麻雀都能饮二两。

通常一个酒桌上,起码是先带一箱白酒来,大家先是每人两杯共同敬一圈,然后再每人“加深”(感情)两杯。虽然大家都豪饮,但望江人喝酒还算文明,一般在两圈后,主人就随意了,不再强求每人喝多少。当然也有攀酒厉害的高手,不喝倒你别想出门。

这时候,酒量大的人就开始发挥了,小酒杯靠边,便开始“炸雷子”。如遇到老乡战友同学等,便是“我俩炸一个”,若对方是女性,"干"字便说得特别重,弄的桌上美女粉面含羞。老朋友的,新朋友的,一推一壶(量酒器或者一次性碗筷包装杯),几个回合下来,不少人吃不消,大喊不喝了不喝了,留点,留点……,敬酒的便说,不行,你这是养鱼呢?这时,“打滴”又粉墨登场了。

所谓“打滴”,就是端起酒杯起身到朋友面前敬酒,这样的礼遇是高规格的,没有人能够拒绝,于是酒又是海喝了一通。

几番下来,一箱白酒就见底了,主人便喊饭店老板,再拿两瓶酒来,众人都说:“不拿了,不拿了,拿来也喝不了。”主人看看面红耳赤的客人,便说:“能喝得了也不拿了,那就搬箱啤酒来漱漱口吧。”老板便搬来一箱啤酒,一般来说是雪花的居多,全部打开,一人发一瓶,接下来,便是一场啤酒战,如此这般,各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

于是,“张科”与“李局”之间就开始交换手机号,“王镇”与“周总”相约下次聚会的时间,场面异常热烈,你兄我弟相见恨晚,握住的手紧紧不放,拥抱起来如胶似漆……如桌上有美女,那免不了又平添若干豪言壮语、幽默故事、带色的段子……这时,就有人说:“今天已经尽兴,下次再聚吧。”下次再聚往往只是一说,你可千万不要当真。这时主人把握住此机会,当机立断宣布:“散场!”

于是,大家起身穿衣、拎包、拿手机……,出得门外,又是一番握手、拥抱,十八相送,难舍难分。一群摇摇晃晃的身影在灯火阑珊里渐行渐远……

不得不说的是,自从5年前八项规定出台之后,这种饭局在望江虽然还是存在,但少了很多了。更多的是亲朋好友家人在一起的聚会,望江的饭局文化也正在经历着时代的变化。

长按识别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曾任全国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jiangzx.com/wjxw/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