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离乡,有时候不是为了梦想。可能只是为了一碗饭。
.2.27
第一次遇到这家烧饼店的时候,不过是华府骏苑的一个小摊点。
转眼两年过去,这家店有了自己的门面。
从淮南到蚌埠,再到合肥,这家店的老板,学会了一手烧饼,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牛肉汤。
开到合肥,哪有什么梦想不梦想的,就是为了一碗饭。
老孙家的烧饼,和两年前的一个味儿。每天到了下班点都会排队。特地挑了下午3点的时候去买。一炉烧饼也是做好了没一会儿,就卖掉一炉。
说不上远近闻名,至少附近的人都认这一家的烧饼。天生挑食的,也能念念不忘。
做烧饼,一点都不复杂。但做好一份烧饼,需要的不只是耐心。
一团面,一碗芝麻,一捧清水。老板娘却是从淮南学到蚌埠,烧饼的骨子里,还有一些蒙城烧饼的基因。
发面的时间,揉面的力道。反复拿捏,好几年的经验,在入炉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烧饼出炉的样子。
芝麻被火烤后的香味,会让人想到咬碎芝麻时的香脆。
薄薄的脆壳,是火候精准的拿捏。这样的烧饼,看上一眼都能让人感到酥脆。
这还不算,第二步是要涂上这家特制的蒜蓉酱和辣酱。辛辣的味道,与烧饼的酥嫩互相争夺着口感,没有胜负,只有满足。
折成两段,咬下一口可以清晰的看到烧饼里面清晰的分层。
这时候如果的牛肉汤已好,毕竟浓香的味道,已经在空气里爆开。
正宗的淮南人,总是会做出一份和合肥本地口感不一样的牛肉汤。
味道地道,牛肉一片片切的也大。这样吃起来才能过瘾。
带着一丝丝弹性的粉丝,配上略有质感的千张。因为每一寸都吸收了汤汁,吃着那叫一个鲜。
一口烧饼,一口粉丝,再抿一口牛肉汤。
那些脆的嫩的香的,千张、豆饼、烧饼、粉丝、牛肉,五种味道混合到口中,才吃出了香到不一样的味儿。
这一顿算下来,总共13.5元。比平时午饭还便宜。关键是吃着很舒服,无论是酥嫩的烧饼,还是浓鲜的牛肉汤,除了饱腹外,真的会有再来第二次的冲动。
有时候就是这样,不期而遇的美味,在多久后品尝,依旧让人感受到熟悉的味儿。
后记
没有一开始就知道结局的事
说是望江路上最好吃的烧饼,这是对于我来说。向来不介意别人的反驳,因为我觉得不同的意见才能有更多的火花。
知道这家店叫不期而遇,决定推荐这家店也是突然就想做了。
这家店背后有没有什么故事我不知道,唯一确定的是不是每家店都非要带着什么梦想。
很多店的开始,只不过想赚点钱吃点饱饭。
有的店成功了,赚了大钱,就是梦想。
没有成功,普普通通,就是现实。
世界上没有一开始就知道结局的事,能有的是一份希望。
是你在吃到这份烧饼时无意的一个推荐,是饱含希望的下一次相见。
带着希望去做每一件事,带着希望去吃每一个烧饼。
因为有希望,所以这,就是最好的。
老孙家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