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吃江湖里,双菱路凭本事坐头把交椅

白癜风排名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对老杭州人来说,街头巷尾,是个烟火气十足,又充满诱惑的地方。

那里既有口碑爆棚的苍蝇小馆,又有高逼格的各路菜系餐厅,无论何时总是人声鼎沸、热热闹闹。这几天商报小编深入杭州的大街小巷,从复兴南街到屏风街,从中山南路到双菱路,从中山中路到望江路,从早餐到午餐,从中餐到西餐,从甜品一条街到宵夜一条街再到面条一条街、烧烤一条街等等,为大家寻来了不少的美食,以及动人的美食故事。

从10月1日至10月8日,我们将推出美食专题《杭州小巷寻鲜》,每天一条街,和大家聊聊杭州巷子里的那些美食。

so......

现在

让我们开启长胖之旅吧~

NO3

三餐之外,小吃江湖硝烟弥漫,双菱路尤其如此。常来双菱路的食客们经过长达十余年的“训练”,口味“刁钻”,是骡子是马,就看能不能在双菱路站稳脚跟,没两把刷子,就只能乖乖告退。

在庆春路和凤起东路口的交汇处,有这样一条汇集了大江南北各色小吃的古朴老街——双菱路。循着那日常的烟火气味拐进巷子深处,就会发现双菱路里的那一片小吃江湖。

夏记烧饼

沿着巷子走一段,就能闻到从路口交叉处飘来的一股带着焦香的炭火味儿。杭州第九中学正对面的这家衢州夏记烧饼,十来平方米见方的店铺,从两个锅盔炉里飘出的香气让人站不住脚。小小的操作台上围了四个人,揉面团、包馅儿,不时地还有人在里间进进出出补充原材料。夏记已经在双菱路开了十几个年头了,来往的客人络绎不绝,排队购买的顾客就没停过。

好吃不贵,是夏记烧饼的一大特色。葱肉大烧饼7元一个,小烧饼2.5到3.5元不等,可以自己选择辣或不辣,甜饼4元一个,干菜小酥饼5毛1个,20块1斤。但比起价格,更重要的是口味地道。

“卖得最好的是小烧饼。”老板娘低头在包装袋上写下客人的序号标记,“一天大概能卖几千个。”

刚出炉的小烧饼外皮香而脆,散发着金色的诱人的光泽。里层柔软的面皮包裹着酥酥嫩嫩的肉末,配上几粒翠绿的小葱和黄澄澄的辣椒籽,可谓是色香味俱全。里面装的馅儿满满当当,一口咬下去肉香四溢,唇齿留香。

阜阳李老二卷馍

“要一个卷馍,加里脊,多放辣!”点单的姑娘飒气地对店铺里的老板娘说道。作为安徽阜阳的特色小吃,阜阳卷馍里的“辣”和杭州的“辣”可不是一个级别的。

作为安徽阜阳地区有名的特色传统小吃,阜阳卷馍里就是要加上那一勺特制的辣椒油,“又香又辣才好吃”。当然,吃不惯辣的也可以跟老板说不加辣。作为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点了微辣的后果就是——吃一口卷馍就得喝半杯水,太辣啦,不过配着吃是真的香!

别看卷馍身量小,来头可不小。相传阜阳卷馍起源于明朝,是朱元璋和沈万三在落泊时所吃,民间早期称为“粉子馍”,又称万三卷。老板娘卷馍的“馍”并不是南方人想象中类似馒头的厚实面饼,它更像是做春卷时用的春卷皮,只是大小翻了两三倍,饼皮Q弹有韧性。

卤煮汤料由十三种材料熬制而成,汤面上滚着一层香气四溢的红油,里面的配菜有豆腐皮、面筋、豆芽等。顾客可以选择搭配秘制卤蛋或是火腿肠,浸透了汤汁后再被压到馍上,看着就令人胃口大开。

在馍上加上清爽的黄瓜丝、豇豆和香菜吊香味,红油的光泽加上翠绿蔬菜的点缀,再淋上芝麻酱、蒜汁和特制辣椒酱,喷香。在老板娘的手下,馍被熟练地三两下卷成一个锥形,一个地道的阜阳卷馍就制作完成了。一个馍一只手都握不下,分量相当足。

卷馍之所以裹成锥形也是有讲究的。从锥尖上往下咬,越往下配料越多,口感也就越丰富。吸饱了辛香汤汁的馍又嫩又有筋道,豆腐皮、面筋和豆芽的口感层次分明,带着皖北地区独特的风味,而黄瓜丝的爽脆恰好中和了辣椒酱的辣味,一口咬下去,真当是满足。

“从年一直开到现在,快二十年了吧。”店家不无怀念得说,“全杭州只有我们一家。”于是,这独属于皖北的爽辣面食便给杭州这座鱼米之乡带来了一点鲜辛滋味。散落在民间小巷的美食之所以具有特殊的魅力,原因之一也在于它包容了来自不同地域的风味,尊重各地的习惯,让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能够在隐秘的巷子里尝到一点来自家乡的味道。

在小巷的更深处,除了温州瘦肉丸、北京烤鸭、重庆鸡公煲等外地特色美食,还有不少诸如咬不得高祖生煎、张生记、吉祥馄饨等小吃。

街道上车水马龙,傍晚的微风吹去人们心头燥热的同时,也带来了隔壁馆子里炝锅刀炒菜的油香味、各类小吃组合起来的奇妙味道。那是平凡生活中的一点鲜活滋味,温馨又熨帖。就像杭州这座城市一样,包罗万象,又在那一点日常琐碎中食得生活个中滋味。

商报记者侯惠惠林晓雪摄影报道

值班编辑:侯惠惠

更多新闻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jiangzx.com/wjys/70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