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扶贫的攻坚路上,安徽望江农商银行始终走创新扶贫、创业扶贫的新路子。
前段时间,随着金融扶贫的深入推进,望江农商银行一度陷入了扶贫贷款投放的困境。一方面,贫困户没有好的脱贫项目,不愿意贷款;另一方面,贫困户一般没有抵押担保,贷款风险隐患较大,扶贫贷款无法取得预期的成效。
“小额扶贫贷款是贫困户专享的脱贫政策。但实际上,贫困户贷得少、贷了还不了、银行考虑风险放贷谨慎等等,都是金融扶贫小额扶贫贷款面临的困境。”该行工作人员如是说。
为了突破扶贫贷款瓶颈,该行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开启“贷”资入股扶贫新模式。
在望江的杨湾镇余埠村,望江农商银行结合当地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将贫困户独享的政策资源变成资金,依托产业带资入股,将资金转化为资本。由此,当地贫困户不仅不需要还本还息,而且每月能拿到分红,还能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的方式增加收入。同时,扶贫企业能充分利用贷款发展生产,走出了一条银农企多赢的扶贫之路。
“没想到望江农商银行贷款发放下来的第一天我就拿到了企业的分红。”余埠村村民余召亮高兴地说。
47岁的余召亮因父亲患癌症多年,家中积蓄已经所剩无几。加上母亲常年生病,儿子又在读大学,因病因学双重因素导致贫困加深。今年,享受到金融扶贫小额信贷的优惠政策,余召亮从望江农商银行杨湾支行贷款5万元。
“发展生产我们没有好的思路,把贷款这笔钱入股扶贫企业,将资金变成了股份,这样我每个月都能拿到元红利,还不用担心还款。”拿着元股金分红,余召亮看到了脱贫希望。
据杨湾支行支行行长廖刚介绍,贫困户可以根据该行对自己评估的信誉程度,来申请一年期3-5万元的无息贷款。这笔贷款可以以带资入股的形式,来享受扶贫企业红利的补助。具体而言,贫困户在该行授信放贷后,由该行负责打入帮扶企业账户。企业方在收到贫困户的入股资金后,需每月最低按入股资金8‰分红给贷款贫困户,贫困户的入股资金本息均由帮扶企业负责偿还。
余召亮便是余埠村带资入股扶贫模式的首批受益农户之一。让当地村民更加欣喜的是,自从联友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余埠村之后,这里的脱贫步伐加快了。
“贫困户具有发展动力不足、缺少技术等特点。发展产业也有一定风险,通过‘贷’资入股综合实力和信誉度较高的企业,贫困户不仅每年可以拿到分红,还由我们公司负责还清贷款本息,相当于贫困户把贷款装进了保险箱。”帮扶企业负责人汪宝琴说。
廖刚介绍,带资入股首批安排贫困户60户,分两批发放贷款。和余召亮一样,当天拿到分红的贫困户共有8人。廖刚还算了一笔账,这次60户贫困户贷款额度为4-5万元,每个人每月有元-元的红利,一年下来,便是-元。同时,高出一般户10%的承包金,能使贫困户直接收益6.8万元。
不止如此,通过“贷”资入股,获得好处的并非只有贫困户,对企业、银行来说也是互惠多赢的。
望江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分析道,对贷款贫困户来说,既可以分红又可以务工,大大加快了脱贫步伐;对企业来说,既可以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又解决企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对放款农商银行来说,既履行了社会责任,又降低了风险。
“首批60户贫困户,共可贷款万元,下半年企业将在余埠村投资一个烘干车间,这笔资金刚好可以做发展资金。”汪宝琴说。
将贫困户的金融扶贫政策资源转化为资金,资金又通过入股的形式转变为资本。“贷”资入股模式一经推出,就因为其接地气而受到欢迎。
据了解,余埠村共有20个村民组,户,人口人,全村现有贫困户户人,贫困发生率13.17%。望江农商银行计划,第一年首批60户贫困户脱贫后,还将安排第二批贫困户继续延续该模式,走好金融扶贫路。
来源
《农村金融时报》作者
常皓天
本期执行主编
张艺良责任编辑
李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