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凡是智能手机,所有类似下方的链接一律不能点击打开,你亲爹发的都不要点。收到短信立刻删除,同时拉黑发信人。昨天中行又有受害者前往查询账户余额。这是智慧望江第四次提醒了吧!
“xx家长你好,以下是你孩子开学分班详情及身体检查报告,请你及时查看,t.cn/xxxx”。
“xx家长你好,这是你孩子这学期各方面表现,会考、月考、期末考,这是考试分数,t.cn/xxxx”。
家长尤其是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接到这样的短信,手就不由自主点了,这一点,可能就坏事了。
这个网址很有可能是钓鱼网站或者木马病毒,“目的就是窃取你手机绑定的银行卡等账户信息”。
收到孩子的成绩单点击下载链接被转走近5万黄女士就收到过这样的短信,黄女士一看,是个陌生的号码,但孩子的姓名是对的。
黄女士没有多想,就点了链接,点进去跳出一个空白网页,提醒下载。黄女士点击下载之后,页面提醒黄女士,已经下载完成,但当时黄女士看像什么都没有下载下来。
黄女士觉得莫名其妙,也没当回事。之后几天,黄女士的手机就没有收到一条短信过。
黄女士有点纳闷,到银行,一查银行卡余额,脸都白了。
她打印了银行卡交易明细,发现自己的农业银行卡从接到那条短信后开始,通过“消费”、“支付宝”、“同城转账”等方式,分18笔转走了.35元,工商银行卡分8笔被消费,转账了元。而黄女士的两张银行卡都是与手机绑定的。
同样遭遇的还有蔡女士。3月15日,蔡女士收到一条短信,让她安装“校讯通”,她就点开链接安装了,安装好后,还激活了软件。
这之后,她手机就收到银行扣款元的短信,她打银行客服,客服说她确实有一笔元的消费,蔡女士马上挂失止损。
分析骗子通过大人关心孩子的心理,引诱点击链接后自动安装他们事先制作好的木马手机软件(诈骗APP软件)。 通过该“木马APP”,不法分子便能盗取事主手机内包括银行卡、身份证等隐私信息,再利用这些信息实施进一步诈骗,或直接利用盗取的账户密码进行盗刷或转账。
骗子也会利用新闻热点现已出现利用问题疫苗事件诈骗骗子们也很会利用新闻热点,比如问题疫苗事件还在调查,他们就开始行动了。
3月25日,方女士就接到电话,说她小孩有一笔元的疫苗补助可以领,让她拨打一个电话领钱。方女士被对方一通忽悠,损失元。
还有更厉害的:因你的孩子在我院注射了问题疫苗,可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对此我院深表歉意。为了你孩子健康,我们现决定为你孩子重新注射,并对你进行10万元的经济赔偿,同时赠送你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 “可以说骗子准确捕捉了家长心理,家长看到这样的短信,先是受问题疫苗影响,往往一惊。再加上这么大的数额,也会点进去看”。民警说,随后骗子要么忽悠家长转账,要么诱骗家长点击网址下载木马程序。
骗子行骗时,可以准确说出受害人的姓名、小孩接种疫苗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加上受害人不了解国家利民惠民政策,往往对此深信不疑,防范心也会降低。
辅导班兴趣班都有可能导致孩子个人信息泄露今年以来,针对家长诈骗的手段还有不少。
3月21日,柳先生接到女儿“体育老师”的电话,说孩子摔了,头颅重伤,医院,有生命危险,需要支付5万元押金。柳先生通过手机银行转账给对方提供的账号元。随后柳先生给女儿班主任打电话才发现事情真相。
3月22日,徐先生接到“老婆”电话,医院要做手术,赶紧汇手术费过去。徐先生让亲戚帮忙用银行账户汇到对方的账户5万元。打好钱,一确认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同一天,曹先生也遇到了这么一出,打电话的“王老师”说他儿子楼梯摔伤,医院抢救了,让他赶紧汇5万元过去,他汇了4.1医院找儿子,才发现被骗了。
分析学校门口常会有摆摊送小礼品的活动,孩子和家长的信息很容易就流转到骗子手里。
在家长核实情况的时候,常会出现孩子和老师电话打不通的情况。“有的骗子在行骗时,会给孩子打电话,诱骗他们先关掉手机,或者不断给老师打电话,让家长打不通老师的电话。
就算孩子真的受伤了,医院而不是先让家长汇钱。医院的路上,也可以打电话多问几个老师核实下。
此外,网上晒娃,各种来路不明的辅导班、兴趣班都是骗子套取孩子信息的渠道,“填表格时如果要填具体哪个班级哪个老师就要留意了。”
赞赏